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6日 星期六

    从黄土地到红土地

    焦健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6日   12 版)

        在得知从北京去赣州要坐18个小时火车后,我往包里塞了一本书,名字叫《三十七孔窑洞与红色中国》,讲的是作者回访当年毛泽东和战友们在转战陕北时期住过的37孔窑洞。该书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同窑洞主人的生活变迁结合起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中共领袖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之所以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多半缘于我三年前参加的“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那一次,我第一回踏上黄土地,走进延安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年后的今天,我又参加了“赣州行活动”,第一次踏上红土地。赣南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陕北则是终点,我用这样一种“回溯”的形式,体验了两个革命老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这一次,我住在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在这里,我听老乡讲了一个词叫“剪黄”。当年红军在兴国打仗,百姓出人出物,倾其所有。稻谷没全熟,老乡们就用剪子把刚变黄的谷穗剪下来,打下谷子送给红军。当年有位村民拉着毛主席的手问:“我们把所有粮食都给了你们,我们过冬吃什么?”毛主席说:“过些天,我们会派人把过冬的粮食给你们送过来。”可是没想到,红军这一走就是80年。2012年,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在兴国调研时听到了这个故事,流着眼泪说:“我们要用8年时间还老区人民80年的账。”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赣南老区发展送来了强力的支持。

        短短一周时间,我目睹了赣南老区的变化,听到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鼻子一酸或心头一暖的故事。

        在兴国县实验小学,我们遇到了64岁的老汉丁祖辉和他的小女儿丁根平。丁祖辉4岁丧父,十七八岁时患了眼疾,因无钱医治导致右眼失明,45岁才结婚,妻子双腿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女儿也都是领养的。全家收入就靠他走街串巷卖烟丝和低保金。贫穷,让丁祖辉对家庭和孩子的未来从未奢望太多。直到2012年秋天,在赶集时,学校老师找到他,告诉他县里推出了一项好政策——“红军后代贫困学子关爱工程”。受助学生在四至九年级集中到全县最好的学校就读,其他年级原校免费就读。他们在校所需的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同时还给学生每人每年几千元的生活补助,一年全县至少要支出300万元。

        当记者们问这个钱对政府财政是不是有压力时,兴国县委书记何舜平斩钉截铁地说:“毫无压力。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执政理念问题。我们必须让红军后代、贫困学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创办“红色班”,帮扶的不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代人。

        2011年,结束“延安行”活动时,我礼貌性地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房东一家,其实心里觉得可能以后很难再见到他们了。没想到,就在今年春天,房东家的儿子突然给我打了电话,因为要带妈妈来北京看病,我们在北京见面了。听说他家的三个孩子都已毕业参加工作,家境好了许多,已经在延安市里买了楼房,很快就要搬到城里住了。所以,这次离开赣州时,我郑重地与老乡们互留联系方式,也发觉我们的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电话、短信外,我们还能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保持联系。一周的时间很短,但结下的情谊可以很长。(本报记者 焦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