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策纵的《忆己怀人》通过回忆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历程。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他童年时代学诗的趣事、少年时代浓厚的读书氛围、抗战时期从政的经历以及之后留居美国的历程。周策纵“弃政从学”的人生历程也是20世纪知识分子有趣个案。
在抗战时期,周策纵老师一辈的很多人走向了从政之路。胡适成为驻美大使,蒋廷黻成为驻苏大使,翁文灏、钱昌照等人则进入资源委员会,主管当时中国的重工业。他们都是“弃学从政”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按照他们的人生道路来奋斗,周策纵的起点非常之好,如果不犯明显的错误,他完全可以在当时的政坛上立足,如果运气好,成为烜赫一时的高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最终,周策纵却选择了辞职,并自费赴美留学。
为什么周策纵会“弃政从学”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这与周策纵的家风有关。周策纵的父亲在中年之后就对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非常失望,他回到故乡之后,将自己的房子题作“倦游别馆”,此名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由此可以看出周策纵父亲的志趣。在父亲的影响下,周策纵对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也非常欣赏。二来,由于周策纵身处蒋介石侍从室这一特殊位置,他目睹了国民政府的黑暗面,他认为在政治黑暗、派系纷争、党政瘫痪的情形下,他去从政不仅不会对国事有所帮助,还会让自己陷入政治的漩涡不能自拔。为解此困境,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求学之路。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周策纵一直主张民主与科学,而这种主张与当时国民政府的意识形态显然有一定的距离。
在这多种原因的促使下,周策纵选择了留美求学。他自然没有想到,他的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了美籍华人,成为了海外学者的代表。这也就是学者谢泳所说的五四之后出生的许多知识分子“大陆开花海外结果”的现象。他们的基础教育是在大陆完成的,但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他们的学术成就则是在海外完成的。像周策纵这一类的学者,在20世纪的华人知识分子中并不在少数,这其中,黄仁宇、余英时、夏志清、唐德刚等人都是典型的代表。
这其中,黄仁宇与周策纵的经历最为相似。抗战时期,他们两人都进入国民政府为国效力,黄仁宇还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层军官,后来他们又都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选择了求学这一条路,在求学上,他们的兴趣也颇为一致,都是文史之学。与此同时,他们的学术著作对大陆学者也有重要的影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与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都是历史研究中的经典之作了。
20世纪的知识分子中,很大一部分人的人生历程走的都是“学而优则仕”的“弃学从政”的道路,与这些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抉择相反,周策纵、黄仁宇走的则是“弃政从学”的道路,最终,他们也实现了学术追求。或许,这就是《忆己怀人》给我们的一大启示吧!
《忆己怀人》 周策纵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