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0日 星期日

    镜头中的中国乡村教育

    云南省马关县么龙村小学乡村教师:离去与坚守

    陈杰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0日   12 版)
    男生宿舍

        这一天,6年级的熊春美和姐妹们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上学来了。这是她们的盛装,只有在重大节日里才穿出来。临近毕业,拍完大合影之后,熊春美怯怯地走到工作人员身边,请求摄影师叔叔再为毕业班的同学们跟他们的班主任——也是全校唯一一个昆明来的年轻老师拍一张合影。

     

        孩子们也许并不知道,他们最喜爱的老师,正在计划着离去。

     

        云南省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小学,坐落在中国西南边陲的深山之中,距离越南直线距离仅5公里。这是一所村完全小学,算上学前班,全校共280多人,每个年级一个班。学校一共8位老师,除了校长熊朝贵以外,每个老师各带一个班级,同时教授语文、数学、科学和品德与生活4门课程,同时也要负责起住校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定期家访了解学生情况。

     

        由于条件艰苦,这里自建校以来从未有过女老师。目前仅有的8名老师,大部分都来自附近村寨——最远不过相邻的乡镇。他们做了一辈子乡村教师,从代课老师、民办老师逐渐转为正式教师编制。他们在课间闲聊、下棋、抽水烟,极少读书读报或使用手机、电脑,假如不是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你很难将他们跟校园外梯田里拉着老牛犁地的农民区别开来。

     

        然而6年级班主任张晓龙老师与他们不一样,是“从昆明来的老师”——他32岁,已经结婚,妻子是昆明一所初中的老师;他穿着干净的格子衬衫,胸前口袋里总挂着一支笔;他用智能手机,经常上微信。眼下5年的定向合同已经过去大半,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回昆明,就算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正式教师编制也要回去——长期两地分居,已经让他跟妻子的婚姻出现一些裂痕。

     

        选择离去,这实在不是张老师的过错。

     

        么龙村地处中越边境,山深路远,风光虽好,但自然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8亩,青壮年几乎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数是老人和小孩。

     

        1980年代初期,高中毕业的熊朝贵也希望通过高考或工作走出大山,但1.38米的身材不仅把他拦在了高考的大门外,也让他在社会上备受歧视。万般无奈的他提笔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苦闷,没想到竟然收到了编辑的回信,劝导他读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他还有很多选择。回信中“教小学生”四个字点燃了熊朝贵心中的火焰,从此他回到自己的村子,开始免费教小朋友识字读书。由于办学成绩突出,他逐渐被转为正式教师。

     

        与那些课间坐在墙根儿聊天、下棋、抽水烟的老师们一样,因为走不出去,熊朝贵选择退守乡村,年复一年,继而成为一种可敬的坚守。更可贵的是,熊校长每天都会上网查看新闻、查阅资料,他用这种方式与外界保持同步。

     

        凭着数十年的坚守,因为身高原因被排斥的熊朝贵一点点被社会接纳,进而受到推崇和尊敬。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熊朝贵认为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那么,靠什么吸引年轻老师来这里任教呢?又靠什么留住这些年轻人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