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清华大学考试周里,物理系大三学生杨平凡和200多名同学一起顺利拿到了“电路原理”课程的学分。但和大多数考生不同的是,杨平凡没有固定使用的教室,也没有刻板的上课时间——通过一门名为“电路原理X”的在线课程,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成了清华首批通过在线课程获得学分的学生。
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究竟能给课堂和身处其中的老师、学生带来什么?能否“炸”醒昏昏欲睡的传统课堂?一年多来,面对这场如海啸般的在线学习浪潮,猜测声不绝于耳。而今天,变化,终于真切地发生在了中国大学的课堂里。
混合式教学,让老师变身“大问号”
一堂电路原理课程中关于“卷积积分”的讨论,让学期末的于歆杰依然兴奋不已,“以往花很长时间讲授后,只有一半学生能听懂,课后还得再琢磨。但在这门课上,我出完题,请了一位同学到黑板前解题,然后和其他同学一起不断提出问题和建议。全部的推导过程,竟然一步又一步地呈现在了黑板上!这是我上这么多年电路课从没遇到过的,甚至把我需要讲授的所有话都说出来了。”
于歆杰口中的课堂,正是清华大学第一门在线课程“电路原理X”。作为这门课的主讲教师,一个学期下来,于歆杰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追问”,“以前的课堂,都是我在讲授。而这门课的课堂上,我只是个引导者,在合适的时候负责牵线,大多时间都是学生在发言。”“这正是我们一直想改变的,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课前自学、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翻转课堂’。”
为了呈现出这种“翻转”的力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于歆杰作出了这样的课程安排:课程内容与传统的“电路原理”课堂课程完全一致,但学生并不需要每周到教室上课,只需按照在学期初布置的自学安排,在网上通过“学堂在线”平台进行自学,并完成习题和小测试。在此期间,于歆杰每两周会组织一次线下的讨论课。而每次讨论课上,于歆杰都会化身为一个“大问号”,不停地向学生们提出各种问题。
“自学—讲授—再讨论”,如今,这种传统教学与慕课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学生眼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主动性学习,让学生“乐在学中”
“我很佩服他们。”于歆杰如此评价他的慕课“课堂”上的学生们,“在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坚持学完这门课程并取得学分,我想他们在其中一定找到了乐趣。”
杨平凡则说,选择这门课程,正是看中了慕课带来的充分自主性和灵活性。“传统课堂上课时间太长,很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不高。而学习慕课,我大多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自己感觉精神比较好,就在线学一段视频。既能自主挑选适合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省下的课时还可以去选修其他感兴趣的课程。”
随时随地就能学习,不懂的知识点还能反复观看,直到听懂为止——如今,除了混合式学习给课堂质量带来的明显提升,慕课还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点燃了他们的探索热情,使其达到自动自发的学习状态。
“人的注意力不可能在长时间里保持集中,这也是很多时候课堂学习的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于歆杰介绍,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的通关设置——答对,才能继续听。“这种把知识碎片化后,反复加深理解的过程,效果比课堂灌输要好得多。”
在杨平凡看来,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在线学习的部分效率提高了,线下的讨论课效率也变高了,“传统的习题课也都是老师在讲,注意力也常常会不集中。而这门课程的讨论课上,老师会不停地提问,使得我的注意力没法不集中。就是这个不停追问的过程,对我的学习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学习质量也由此提高了。”
大数据反馈,推进大学教学转型
“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线下的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用来进行师生间的互动研讨,实现更加深度的和个性化的学习,使得课堂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术志趣,进而为学生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清华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袁驷也大为肯定慕课在清华一个学期的实践。
但他仍然有着更远大的期许,“在享受慕课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的同时,大学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此类课程的特性和规律,研究课程的规范和标准,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他看来,慕课发展与大数据研究的结合,将有力推动未来大学的改革。“通过收集学生在线学习的大量数据,可以全面地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特点,使教师能够更加及时、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更加有效地因材施教。学校也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研究,总结提炼教育规律,把研究结果应用于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等育人环节中去,进一步做到合理选拔、因材施教及科学评价,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袁驷说。
据了解,“电路原理X”课程的开设是这种全新的探索的开始。在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微积分、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也将在清华教学中开展类似教学,已有1000余名学生报名选修这些课程。(本报通讯员 刘蔚如 本报记者 邓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