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被取消的新闻发布会

    ——家长质疑哈尔滨中考加分造假后续追踪

    孙明泉 朱伟华 张士英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7日   05 版)
    本版7月8日就哈尔滨中考加分问题进行了报道。资料图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原定7月16日下午1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学生家长质疑中考加分造假问题(本版7月8日曾就此问题进行报道——编者注)情况,却因学生家长要求参加,迟迟未举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边,近百名家长在会场外呼吁“取消加分”“我们要求公开公正公平”;一边,工作人员严守着会场入口,双方僵持不下。由于人数太多,工作人员无奈之下想要报警,一时间学生家长难掩激动,冲破工作人员的人墙进入会场。

     

        随后,因为人多,场面失控,发布会临时取消。得知这个消息时,家长纷纷质疑:“为什么不开了,请你们解释一下。”最终无人回应。

     

    为何得不到回复?

     

        在新闻发布会上,几位身穿印有“裸分中考,公平竞争”字样衣服的家长代表走上台,向媒体发布他们的诉求:“原本通知下午4点在教育宾馆给我们开协调会,但是1点就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都计划向媒体发布结果了,还和我们协商什么?前天晚上我们在教育局待了一夜,负责人答应会给我们一个正式的回复,但是我们没收到任何回复,昨天晚上我们又到教育局门前等回复,在大雨中等到半夜11点,相关负责人也没有出现。”

     

        哈尔滨市中考加分造假问题始于6月24日哈尔滨市报考重点高中拟享受的加分类别和考生名单公示,加分学生总数达到826人,加分名目包括招商引资、各类体育、音乐、美术比赛等近百项,名单一经发布就引来学生家长质疑,家长们也提出了他们的诉求:

     

        取消团体比赛、专家子女、侨眷等不合理加分政策;

     

        对艺体类加分真实性给予严查(需要公示比赛的具体时间、主办单位、参赛选手人数、名次,并提供该生比赛录像)。特长加分应按特长生录取,单独列招生计划,单独组班;

     

        统招、配额不允许享受加分;

     

        鉴于考试期间家长无暇顾及加分问题,建议公示时间要延长至两周,公示内容要增加公示学生父母职业、审批单位及审批经手人姓名等,公示必须在哈尔滨市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播发。

     

        一位家长失望地说:“这场新闻发布会是和中考加分有关系的,为什么不让家长参加,我们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公开公正公平,我们想知道我们的诉求何时能得到明确答复。”

     

    是反思彻查还是敷衍了事?

     

        哈尔滨市教育局于7月11日向各媒体发布了《哈尔滨市调整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体育、艺术类享受政策性加分考生录取政策》,该局称此《政策》是“对优质生源进行小范围扩招”,并表示扩招后有能力保证师资和教学场地、设备配备。

     

        《政策》表示,享受体育类、艺术类政策性加分考生的重点高中统招志愿填报,可选择依据文化课总成绩、体育考试成绩两项之和与其他考生同时填报重点高中统招志愿并参加录取;或选择在重点高中统招录取结束后,参考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依据文化课总成绩、体育考试成绩、政策性加分三项之和填报重点高中统招志愿,其录取名额不占用重点高中原统招生计划,由哈尔滨市招考办统一进行录取。

     

        享受体育类、艺术类政策性加分考生的重点高中配额志愿填报,可选择依据文化课总成绩、体育考试成绩两项之和与其他考生同时填报重点高中配额志愿并参加录取;或选择在各重点高中配额录取结束后,参考考生就读学校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依据文化课总成绩、体育考试成绩、政策性加分三项之和选择填报重点高中配额志愿,其录取名额不占用各初中学校分配到的各重点高中原配额生计划,由哈尔滨市招考办统一进行录取。

     

        7月13日,针对学生家长质疑中考体育类考生加分造假问题,哈市教育局会同市体育局对全部体育类加分考生进行复测,并聘请有资质的体育专家进行现场裁判认定。为确保本次复测的公平、公开与公正,复测过程由市公证处进行现场监督。

     

        记者还了解到,在5月19日哈尔滨市中考招生工作启动时,市招考办曾对政策性加分审批工作提出“三严”要求:审查程序“严密”、审查过程“严格”、违规处罚“严厉”。

     

        据了解,哈尔滨市教育局要求艺体加分的考生家长签署保证书,如有作假问题主动退出。而哈尔滨市教育局至今未向社会公布加分造假问题的调查结果,其是否彻查不得而知。如果有家长抱着侥幸心理不自动退出,是否将仍有可能享受政策?也有某些家长提出质疑:教育部门不断出台新政策、新办法,并且事前就对加分提出严要求,但不知为何在如此“严”的要求下,却依然出现了目前的局面。

     

    中考加分何去何从?

     

        教育局相关政策的出台,在考生家长中掀起了新一轮的热议。有家长提出,政策从表面上看,加分考生不占用无加分考生的录取名额,是对无加分考生利益的保护。但在对待无加分考生和加分考生时仍存在不公,无加分考生只能在录取分数线公布之前填志愿,仅有一次选择机会;而加分考生在分数线公布前后均有填志愿的机会,可自行按需选择,有两次机会。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在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有限的当下,如不取消造假考生的加分,仅以扩招来解决问题,将使更多考生因为不正当加分而入围重点高中,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即将进行的体育类能力补测,应当保证公开、透明,在相关部门、媒体及考生家长的监督下进行,不能只测试技能,应保证成绩的合理性,否则仍难摆脱将非正常加分正常化的嫌疑。

     

        艺体考试作假,伤害的不仅是无加分考生,本应获得加分的艺体考生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有专家认为教育部门当下应做的,是彻查造假问题,完善原有政策,而不是重新制定“扩招”政策。教育局应当彻查加分真伪,保证无加分考生利益,还真正的艺体特长生清白。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考试的游戏规则,也应该是教育管理部门遵循的原则。在中考这个孩子们竞争、博弈的战场上,不应该有父辈的影子,不应该有大人预设的惠及某一人群的附加,更不应该是政府招商引资的‘赠品’。”一位家长这样表达他的不满。截至目前,考生家长们已经按照哈尔滨市教育局的公开承诺——“举报一个、调查一个”,提供了两份近百人的存疑加分名单。

     

        记者发稿前,哈尔滨市政府重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单国俊表示,哈尔滨中考加分项目的设定符合相关规定,因此不会做出修改。哈尔滨中考加分造假问题最终会如何?本报将持续关注。(本报记者 孙明泉 朱伟华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