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田雅婷16日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获悉,由该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及外科管委会主任王巍领衔的团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瓣膜植入系统,为两名高龄高危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且不开胸、心脏不停跳。这一世界领先技术,使过去无法可医的患者得到了彻底治疗,重获“生机”。
“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是中老年常见心脏病,严重主动脉瓣病变最终将导致心衰。”胡盛寿指出,一般来说,出现症状后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两三年,而且随时面临猝死风险。但是,传统外科手术置换瓣膜要将胸骨从正中锯开,还需要体外循环支持,不仅创伤大、出血多,而且患者发生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很高。因此,我国至少有30%~50%的高危患者会放弃治疗,这也成为长期困扰心脏外科学术界的一大难题。
王巍介绍,此次为两名患者施行的“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术”,只在左前胸切开3~5cm的小口,再从心尖部位开一小孔,然后操控一根细长的输送鞘,将全新的生物瓣膜植入,整个手术仅耗时1小时,出血量未超过100ml。术后患者很快苏醒并脱离呼吸机,2~5天后即可下地行走。更重要的是,手术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经心尖主动脉瓣膜植入系统(J·ValveTM)”,攻克了该手术无法运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世界性难题。
王巍解释说,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术分为经动脉逆行入路和经心尖入路两种。通俗地讲,前者就是要将瓣膜从患者的动脉送至心脏,后者则直接从心尖处进入。但是受到动脉条件的限制,很多外周动脉纤细、动脉硬化严重或主动脉“瓷化”的患者均无法手术。而从心尖入路,不但手术“路途”更近,还能减少血管并发症,避免主动脉斑块脱落,特别是解决了大型号瓣膜无法通过直径比较细的动脉的难题,这点对于亚洲人尤为关键(亚洲人的血管普遍比西方人细)。不仅如此,在此次试验之前,国际上所有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术只能治疗主动脉狭窄,无法治疗单纯主动脉关闭不全,而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可为全球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是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重大突破。
此外,胡盛寿表示,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国产化,有望将治疗费用至少降低一半,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