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何不清耳听蛙鸣

    查干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1日   14 版)

        久居城市之人,需要清耳。清除那些繁杂喧嚣的市声于耳外,办法之一是,去聆听原始朴拙的自然之声,让心灵安静下来。譬如,去聆听风声雨声,去聆听蝉噪以及蛙鸣。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古老中华文明的核心所在。古代诗家钟爱听蛙的习性,就是一例。宋代曹豳有诗云:“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春暮时分,有花悄然落下,冉冉绿荫与云天相接。而此时,林间远远近近的莺啼刚刚停息,青草池塘里的蛙声,却此起彼伏地热闹起来。然而,热闹终输于空静,因为周遭安谧若水,蛙鸣使夜色更加恬静。如斯情境,谁个不向往?

        听蛙,也要讲究条件:首先要有水——池塘、湖泊、河流、湿地等。而后要有鱼蛙可赖以生存的水生植物,芦苇、菖蒲、莲叶之类。再就是,要有一个以“静”为先的优雅环境。让人唏嘘的是,那种无序的、喧嚣的、对景物的侵扰与不敬,是现代游历中常常看到的不文明行为。那个金贵的“静”字被抹去了。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些小精灵不受惊扰是不可能的,只有远远地躲避。

        就如颐和园的昆明湖,在它的东西南岸,今年种植起数量可观的芦苇、菖蒲、湖荷,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和生机。按理,该有蛙歌虫鸣可听,然而没有。除了水面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游船、花花绿绿的太阳伞,以及鼎沸的人声和马达的轰鸣声之外,再无水生动物的踪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自然妙趣,当然就与我们无缘。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一个“闹”字上。

        而在新兴的一些生态型公园里,环境却有了令人瞩目的改观,人们正由浮躁与喧嚣变为智性与恬静;由偏爱人造景观,回归于自然生态的幽静与粗犷。今年初夏,就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我们欣然听到了久违的蛙鸣。

        那日,我们全家前往奥森。这里是一处开放式山林野地,是属于平民百姓的游乐之园,不收门票,也不排队等候。它,不但空阔而且野性,更具人性化的特征和建造理念。举目之处,水绿山青、桥横而路弯。造型新颖的绿色长椅和食品小屋,布局合理而温馨可人。高大的南国乔木和五彩灌木,蓊郁连绵。堪称艺术精品的那条“龙”形水系,摇头摆尾地游动于山林野地。假如视野里没有远处高楼的绰绰背影,还以为我们是身在深山老林呢。

        此园乃29届北京奥运会的“后花园”。“鸟巢”和“水立方”,就在它的南端。公园总面积为颐和园加圆明园的总和。“生态廊道”是南北两园的携手处,这里不但生机盎然,更有古代与现代相融合的自然妙趣。而水澜和倒影、小桥与栈道,在蜿蜒中袒露出它们各自的美韵。水,是这里的命脉。因为有水,昆虫、蜂蝶、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就闻风而来,营巢筑窝,不亦乐乎。那些大片大片的芦苇、香蒲、球穗莎草、菖蒲以及美人蕉,是这里的绿裳美人、红衣公主。她们婀娜着摇曳着,将美丽的倒影,留在这长长的水系间,遗韵绵绵。

        园中高地,谓之仰山。它的顶端,有一方泰山石,巍巍然站在那里,俯视着这座千年古城。而象征“29届奥运会”的29株庞然巨松,安静地环绕在它的周围。在天光和云影下,仿佛在说着什么。在山脚,一丛丛的细叶马兰和一片片蓝若精灵的二月兰,正在盛开。与此相呼应的是那一顶顶各色小帐篷,分布在花边草地。这里,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那些年轻的父母和白发的长辈们,与孩子们一起逗乐嬉戏,漾动于水漪和草莽之间的,是一涡又一涡的天伦之乐。显然,这里的氛围是喜庆的、宁静的。它的自然属性和芬芳野气,尤其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这是这届奥运会,留给百姓的一件珍贵的纪念品。还有——蜂鸣、蛙歌与蝶影,是小巧玲珑的纪念品,随意可拾。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的是本文的主旨——听蛙。

        是的,这里竟然拥有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声,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当我们走到北园最西边的一处水岸,在芦苇弯腰汲水的湖中,那些善歌的蛙友们,以纯净的歌声迎接了我们。

        它们那咕咕咯咯的鸣声,是空空的、柔柔的、湿漉漉的。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的聋耳竟然复有听力,把蛙鸣一声不留地收进了耳蜗。于是我兴奋,站定,像一株树,不敢摇曳,也不敢发声。我的血液,像一脉溪水,在流动在潺湲。此时此刻,生命里好像多了一些什么?又少了一些什么?

        我们聆听,我们打开手机,录音并拍照。欣喜之余,有些手忙脚乱。正在此时,一南一北的两处蛙声,同时响起,彼此呼应。内子说,它们这是在对唱情歌呢,也晒晒它们高亢的歌喉。于是我们平心静气,一动不动,连轻咳一声都不敢。

        是啊,在这座古老的都城,我们生活了将近四十个年头,初闻有这般美妙的蛙鸣,怎敢有丝毫的盲动和无礼?只有清心清耳,诚悦聆听,才是最好的回应和答谢。这是一场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夏日义演。我们不能不心怀感激,不能不为歌手们的高超技艺,轻轻鼓掌,热烈点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