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最美科技工作者

    曾凡江:探索沙漠变绿洲的奥秘

    王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8日   03 版)

        17年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凡江一直工作在策勒沙漠研究站,坚持在沙漠研究和防沙治沙第一线研究沙漠变绿洲的奥秘。

        17年来,他的研究方向从最初的树杆,到后来的荒漠植物,植物根系,再到治沙与植被修复技术,看似不断地转型,实则只有一个目标:让沙漠变绿洲。

        “说实话,当初我刚到策勒沙漠研究站时,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说起17年前的那个时刻,曾凡江记忆犹新。由于策勒沙漠站刚刚建立,加之当地条件有限,虽说曾凡江是站里来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却没有丝毫特殊待遇。每天工作地点离站里有十几公里,配备的一名当地维吾尔族青年人一句汉语也听不懂,全靠手势进行交流。工作结束后晚上还经常停电,就算有电,可看的电视节目也只有两个维吾尔语的频道,听不懂语言,只好看画面。

        2000年,曾凡江华丽转身。承担中国首次与欧盟的研究项目时,需要他把目标对准荒漠的草本植物,策勒沙漠站方圆30多公里的范围内,常见到他的身影,一年后,他拿出了《四种多年生植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从四种植物的水分状况、蒸升速率、光合速率等方面,揭示了植物与沙漠地区相互依存的关系。

        曾凡江发现一棵骆驼刺,根系深达20米左右,有些根系就泡在很深的地下水里。这说明,表面上看似荒漠的地下,实际上分布着发达的地下水。这为治理沙漠找到了一条路,由此,他也在中国西部建立了第一个根系实验室。

        “我连续做了4个国家级课题项目,都与根系研究有关。所以有人说我,从树梢研究到了树根,转化太大了。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研究,为治理沙漠找到一条可行又快捷的路子。”曾凡江说。

        随后几年,曾凡江和他的团队通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沙丘区、戈壁区和绿洲区设置不同的观测点,并通过连续多年的风沙运移规律研究、土壤表层水分含量观测和多点采样测定分析,揭示了不同区域沙尘发生与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临界风速的关系,阐明了不同区域的沙尘组成和粒径分布及其季节与年际变动规律,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沙漠化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作为极端干旱风沙区植物生态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曾凡江带领研究团队阐明了干旱风沙区主要自然植被定居、生长和繁殖与地下潜水埋深的关系,揭示了主要自然植被适应干旱风沙环境的途径和策略,形成了干旱风沙环境主要退化荒漠植被修复的技术体系,建立了适用于多种立地条件类型的通过土壤水分调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进而快速修复植被的技术模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通过人工辅助措施和灌溉诱导技术修复退化荒漠植被近10000亩,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干旱风沙区绿洲外围的综合防护体系构建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个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和田县和墨玉县的绿洲外围风沙区建成了1000亩的经济型生态屏障建设示范基地,并分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县和策勒县成功推广10000余亩,形成了风沙前沿的天然植被带和人工灌木带,其后是林药种植片网、林果种植片网、林草种植片网和防风及用材林网,为当地农民找到了既能治沙又能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17年间,曾凡江承担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中国科学院项目3项,新疆科技重大专项两项;获得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贡献奖,“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连续两年获得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2年入选新疆“天山英才”人才培养计划工程。(本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