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7月7日报道,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西省宜春市“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因伤被特批参加单独高考之事有了结果:这两位见义勇为者分别被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已表示,将对柳艳兵、易政勇两位考生给予免除学杂费等一系列照顾措施。
两位“夺刀少年”的壮举无疑是社会正能量。不过,此事在赢得盛赞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两人如何上大学的激烈争议。许多人出于朴素的正义感情,认为“夺刀少年”已经交出了道德答卷,应该被免试保送进入大学,甚至进入顶级名校北大、清华。但另一些人则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认为高考与见义勇是两码事,否则今天的高考就会带上某种“举孝廉”的味道。客观来讲,给出特殊待遇就意味着破坏高考规则,这种口子一开,势必留下后遗症。
自从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大幅图文报道和中央电视台密集报道后,“夺刀考生”的命运就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善良的人们真心希望英雄流血不流泪,能有适合他们的大学敞开怀抱,让社会正能量得到有力弘扬。对此,一些高校作出了积极响应——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等一直热情地争抢“夺刀少年”。这不仅说明一些高校青睐“夺刀少年”这样充满正能量的考生,其实也表达出了全社会的关爱与热情。
不过,对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如何妥善地处理好“夺刀少年”上大学的事情,着实是对智慧考验。一方面,它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必须要给予“夺刀少年”升学的机会与适当的褒扬,而这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所要展现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尤其必须要严格地遵守自己所制定的高考规章制度,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核心原则,排除各种意义上的高考特权和特殊待遇。这两方不能有任何偏废。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客观而言,本身就已经享受了高考单考单招和特殊的英语不考听力待遇的“夺刀少年”,被江西本身的省属大学录取就是一个各方均能接受的最佳解决办法了。因为这么做既坚持了高考考录的公平公正核心原则,又体现出了对“夺刀少年”的合适褒奖;既充分积极回应了公众弘扬正能量的普遍诉求,又充分尊重了“夺刀少年”自己的意愿——他们从最开始就表达了要通过参加高考上大学的意愿。
对于“夺刀少年”上大学一事,这既是尘埃落定,也是最佳结局。还要提醒一句,各方围绕这事所掀起的沸沸扬扬的激烈争议可以消停了——还“夺刀少年”一个清静的学习环境,也还高考加分政策一个理性讨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