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本科生修业年限,短可3年,长可8年——

    “弹性学制”,不该只是噱头

    邓晖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30日   05 版)
    CFP

        正值招生季,济南大学新近公布的招生简章让“弹性学制”成为热词:从今年起,该校将进行学分制改革,学生可选择3~8年毕业;学校将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学习量的基本单位,以达到基本毕业学分作为毕业的主要标准,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

     

        一时间,不少人为这项让学生按兴趣选课、自主学习的“创新”举措叫好。可记者查询得知,改革绝非仅此一家,之前苏州大学、贵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表示,将从今年起实行本科弹性学制;而早在2001年,河南大学等高校就宣称已实现了该制度。

     

        在众多世界一流大学通行上百年的弹性学制,为何在中国的校园里历经十年改革却依然鲜有人知?它是不是一种潮流?又将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记者为此专访了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

     

    学年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性

     

        ■背景:高校实行弹性学制,并非新鲜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大学提出实行弹性学制,短可3年毕业,长可6年毕业。“教育应由个人主导,但以往计划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大相径庭。”劳凯声表示,改革正是对现行刚性人才培养制度的反思。

     

        记者:弹性学制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十余年来不断有高校试水这一制度?

     

        劳凯声:以弹性学制为标志的完全学分制早在19世纪末就首创于哈佛大学,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课制”。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高校大多学习苏联大学的办学模式,学年制成为办学主流。这二者最基本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学年制以修业年限、学分制以学分数进行学籍管理;二是学年制带有强烈的刚性、计划特征,学分制则有着明显的柔性、个性化特征。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正是学年制这种刚性的人才培养制度:个人发展由学校主导,大学按专业计划招生。而它往往预测的是4年之后经济社会的需求,根本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及发展性。比如招100个计算机专业的,就要上一样的课、修一样的学分。事实上,教育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应该是自主设计、自主奋斗,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反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有人将学分制引入大学改革中,但由于种种限制,大多把学分制嫁接在学年制上,按学分选课,却按学年修业,其弹性、自主、因材施教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制度不完善,弹性学制只能是一纸空文

     

        ■现实:这种浅层的“嫁接”也让中国高校有关弹性学制的改革屡屡变形走样:不少高校面临行政管理制度上的难题,依然以计划思维主导学生选课,学生即使修满学分也只能在学校里“干耗”。洪成文强调,如果不围绕弹性学制,进行深层次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只是将噱头放在学生求学年限的变化上,改革只能是“空架子”。

     

        记者:历经十余年探索,弹性学制为何在国内还是有名无实?

     

        洪成文:思想走得快了,制度和资源没有到位,是导致弹性学制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很多号称实行学分制的学校,还是对学生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主要体现在学分自选、学分收费、宿舍管理、毕业派遣等具体问题上。举例来说,学分未选够、未达到毕业规定学分而延期,宿舍是否继续保留?学分提前修满,达到毕业要求,派遣证可否提前发放等,没有这些制度的完善,弹性学制只能是一纸空文。

     

        记者:关于制度本身也有争论。支持者认为,弹性学制让学生从“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变成“由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反对者强调,国内高校严进宽出的理念很难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甚至会使其偷懒选好过的课,教师则会以给高分吸引学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该如何看待这种利弊的争论?

     

        劳凯声:产生这种争论的原因,还是由于弹性学制在国内的实践走了样,很多高校对它的理解过于简单和表面,只是单一地进行学习计量方式的改变。

     

        除了学习和生活资源的分配外,弹性学制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教育本身——学校能否真正提供丰富的课程自主选择和专业的指导规划。举个哈佛的例子,本科生进校后没有专业的概念,只有大概感兴趣的学习方向。比如他想学经济数学,就可以咨询学校为这个方向配备的咨询教授队伍(这些教授不上课,专门为学生的专业选择答疑解惑),得知这个学科的课程规划,在哪些阶段需要选修什么课程;如果达不到要求或自己的兴趣发生变化,还可以通过咨询转往其他专业。但在学业要求上,它是非常严苛的,并不是很多人理解中的“放任自流”。这不仅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而且有助于基础素养的养成。

     

    “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必定是未来大学学习的形态

     

        ■趋势:尽管收效不佳,但中国高校十余年对弹性学制前赴后继的改革方向是否正确?又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劳凯声认为,在现代经济社会,弹性学制所代表的“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学习形态必定是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记者:要实现真正因材施教的弹性学制,需要完善什么?

     

        洪成文:弹性学制有硬件的支持才能实现,首要的是对学校的学习资源和生活资源重新进行配置。比如,教务处要增加选课指导;财经处要在学分基础上进行收费;后勤处或宿舍管理科要建立在个人需求基础上的住房申请和收费制;派遣部门要变学年或学期派遣制为全年任意派遣制等。

     

        劳凯声:要打破大学中的专业壁垒。在国外,经常有学生入学时感兴趣的是生物医学,毕业时拿的却是工商管理学位,这就是他自身不断调适、修正的结果。但在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学生一入校就打上了专业的烙印,而专业又是按照计划经济建立起来,依照四年以后的社会需求来招生的。不变革这一点,所谓的自主,只能是没有意义的小打小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学生要有自主意识,不能总要老师“喂饭”,而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不能按部就班,“一本讲义走天下”,要根据学生需要随时修订计划,这对教学的要求是很高的。

     

        尽管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不要忽略时代对教育的冲击。如今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弹性学制的共同点是: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愿意学习就可以得到学习的便利,这必定是未来大学学习的形态。从这点看,“炸”掉大学围墙的MOOC可能会助中国的弹性学制改革一臂之力。(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