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

    大学校训贵在坚守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任友群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8日   06 版)

        能让学生铭记于心的校训绝不是靠文字的争奇斗艳,而在于让人能从校训这篇最短的文章中咀嚼出大学的味道。从《光明日报》刊发的《校训的故事》专栏,我们可以看到,名校校训的背后都有一些能让本校师生口口相传的故事,要么源于某位校长或某位先贤对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思考,要么溯及大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某些事件或某段历史。就像每一位华东师大人提起师大精神,都能脱口而出首任校长孟宪承提出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精神高度凝练的符号表征和个性表达。

        校训之味,还赖于坚守践行。历经一定历史积淀后,大学校训已经和大学自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大学不朽的灵魂。校训的意义更在于践行,它不单是师生个体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规范,更是学校坚守大学之道的“精神围墙”,引领着大学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咀嚼校训之味,品味的是大学的文化,回味的是信仰的力量。在校训变与不变的思辨之间,我们获得的是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感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