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照片引起公众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两名医生历经32小时,做完了一场手术后,累得瘫倒在地上。这张照片获得赞许的同时也遭到一些质疑。随后当事医生面对媒体哽咽说,每个医生都希望病人好,希望社会能够给医生更多理解。
医生抢救病人累倒在地,有图有真相,按理说应该没有争议吧。事实却不尽然,一些恶意揣测还是横空杀出,怀疑照片造假、怀疑新闻不实、怀疑医生作秀等,一些人言之凿凿,却拿不出任何根据。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怀疑本身就不需要任何根据,想说就说,遑论对错。当怀疑成了一种最廉价的思维方式,由此衍生出的言论就变成了伤人的利器。而遭受误读、误解的一方往往毫无招架之力,除了面对委屈就是消化委屈。
毫无根据的怀疑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怀疑主义。这种怀疑完全是一种“习惯性的不信任”。不信任的情绪弥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信任基础遭到冲击。要消除这种不信任感,并不容易。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专家都曾试图给出答案,但至今没有发现什么“速效药”。或者说,修复社会信任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医生本应是个值得公众信任的群体,人们在治疗疾病时,理应对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秉持起码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医患双方打交道的基础。但这些年,医患纠纷不断,“医闹”频出,医生受伤的事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与这种不信任感密切相关。消除医患间的不信任,需要弥补医疗投入不足、矫正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公、提高医生的医德医风等等,头绪非常复杂。但是,对医生少一点毫无根据的怀疑,多一些起码的信任,却是现实的必须。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没有信任,言语变成了木锣,声音是空的。有了信任,言语才有生命。”今天,公众发言的途径越来越多元,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如果我们彼此间缺少起码的信任,每个职业都可能被污名化,每个人的言论都失去了真实性,我们每天都可能处于“不可预测的危险”之中,这既可怕又毫无必要。医生需要的不仅是一声理解,更是起码的信任。我们每个人在为自己争取被他人认可的同时,也应彼此多一点信任。相信规则,完善规则,人人都唇齿相依,彼此信任,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