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7日 星期五

    前沿视点

    安全发展的宁波经验

    作者:张进中 王君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7日 11版)
    宁波市消防官兵进行日常演练。 资料照片

        “情愿产品报废10万元,不愿医药费报销1万元。”这是宁波日月集团董事长傅明康的口头禅。

     

        日月集团是一家大型铸造企业,一度频发的工伤事故,让傅明康头痛不已。痛定思痛,这家企业投巨资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改造。2005年到2013年,企业员工数从600多人增加到1200多人,工伤事故则下降到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日月集团的故事,是宁波狠抓安全生产的一个生动实践。10年来,宁波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了两倍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却下降了近一半,连续8年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他们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驱除事故“拦路虎”,消除隐患“绊脚石”,走出了一条安全与发展的“宁波之路”。

     

    让安全生产成为社会共识

     

        油气管道长达7500多公里,各类企业50余万家,机动车200万辆,水域航行渔船、商船日均1万多艘……宁波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和经济活力最强地区之一,安全生产领域存在诸多风险。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说:“安全生产不仅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摆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以铁的标准、铁的面孔、铁的手腕抓好。党委政府必须实施强有力的主导推进,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动起来,使安全生产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宁波特点的安全生产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涵盖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城镇燃气、轨道交通、海洋渔业、特种设备、建设工程等所有重点行业领域。“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为主抓、其他领导分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合力推进机制不断得到强化。

     

        “与隐患为敌、与事故赛跑”,宁波市每年都要确定一批工矿、消防、交通的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政府挂牌督办,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位于宁波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2008年连续发生储油罐遭雷击起火事件。经查,原因主要是储罐密封圈为机械密封,尽管符合国际通行标准,但是在宁波这样的雷电频繁地区,危险因素很大。宁波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经多方协调,终于促使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更换了软密封圈。此后,储油罐再也没有发生遭雷击起火事件,其他地区的同类企业纷纷前来取经。

     

    优化安全生产“基因”

     

        石化产业在宁波市占有很大比重。这个产业涉及危险物质多、危险能量大,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保障,在整个城市安全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进园区、经营进市场”。在不断的探索中,宁波市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在产业布局、安全管理上的战略先导作用,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宁波市六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统筹进行安全管理。在宁波国家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石化产业安全风险高的特点,园区额外建立了门槛较高的安全准入机制,不断改良“安全基因”。

     

        2004年,在五万吨级的镇海液体化工码头,区内的16家液体化工和油品仓储企业曾经各自为政,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宁波市政府多次督促协调,促成区内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众安”公司,对区内安全生产实行生产调度、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应急救援“四统一”,历时3年终于摘除了“国家级隐患”的帽子。

     

        危化品运输也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环节。宁波市对中心城区4条危化品运输主干线路进行了风险评估,列出了7个危险路段和73个事故风险点,并逐一落实防范措施。宁波市安监局的数据显示,在危化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的情况下,危化品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也从2004年的20多起下降到现在的每年5起左右。

     

    发挥企业主体力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宁波市安监局局长江国梁表示,安全生产单靠政府,不现实也不科学,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让企业真正发挥安全生产的主体力量。

     

        标准化是发动企业主体力量、预防事故发生的一帖良药。宁波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起源于2005年,至2011年步入快车道,被列入“全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城市”。目前,全市安全生产达标单位7600多家,形成了高危行业“全覆盖”,贸易、建设、交通等15个行业“大铺开”的良好势头。

     

        规模企业在安全生产上能大手笔投入,小微企业该如何弥补资金不足的短板呢?在宁波市江北区,小微企业联合聘请兼职安全服务顾问,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效果显著而又费用低廉。宁波阳光气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乙炔气体,一年的产值不到1000万元。总经理崔全林请了一位兼职安全服务顾问,一年只花6000元,但是帮助企业寻找安全隐患、提出解决办法,起到了很大作用。

     

        宁波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多达430万人,是构成劳动参与者的主力军、也是事故易发群体。为此,宁波市从2014年开始,启动实施第二轮“全员安全培训”工程,目标是每年培训各类从业人员80万人以上。针对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多的特点,宁波还积极开展“双百双千安全生产骨干培育”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地区或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带头人,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广大劳动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技能,促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创新安全生产无止境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多年来,宁波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迈出了一步又一步坚实的步伐。

     

        2014年初,宁波市第一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第一次由市长和副市长、副市长和分管部门、监管部门和重点监管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形成管理层次更加清晰、监管重点更加明确的责任制体系。

     

        如何科学评价政府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的绩效?宁波也创造了新的经验。市政府在对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安全生产管理考核中,结果性的事故控制指标分值只占40%,而过程性管理的分值则占到了60%。

     

        “地方政府对过程性工作认识的正确性,直接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对此高度评价:“宁波的这一变革,符合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原理,能反映一个地方、企业实际安全生产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2014年,宁波还将在重点行业领域设立7个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每一位分管市长亲自挂帅负责。在浙江全省,这又属于首创。

     

        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表示,今后要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落实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建立强有力的考核评价和约束机制,加快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网记者 王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