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重庆市彭水县汉葭镇见到周晓琳时,她刚刚冒雨从镇南村赶回来。“虽然不在村里任职了,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是那些朴实善良的村民给我上了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已是共青团彭水县委副书记的周晓琳,现在仍坚持担任镇南村的扶贫特派员。担任村支书时记下的厚厚的六大本民情日记,成了她与村民血肉情深的见证。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阴
为杨仕顺落实低保
杨仕顺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周晓琳第一次走访时,发现杨家家徒四壁。原来,杨仕顺的大儿子几年前已经因病去世,老伴身体又不好,加上他年过七旬,已经不能干重活,所以家境越来越困难,但杨仕顺一直不愿意向组织说明自己的难处。周晓琳决定以实际行动帮助这名老党员渡过难关。走访后不久,她就为杨仕顺落实了低保待遇。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晴
徐守碧的养鸡场正式建成
徐守碧是镇南村一组村民,2006年丈夫去世后,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周晓琳下决心要帮徐守碧一家过上好日子。经过一番调查,她认为养土鸡是一个不错的致富项目。但徐守碧既没有启动资金,又不懂养鸡的科学技术。怎么办?周晓琳去镇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为徐守碧争取了1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又买来技术资料,自学之后再手把手教给不识字的徐守碧。
这一天,徐守碧的养鸡场正式建成,现在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纯收入。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阴
向登江的平菇卖出了第一担
村民向登江是一位残疾人,一家3口的生活一直比较贫困,虽然家里也种了半亩食用菌,但却少有人前来收购。周晓琳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要想引起收购商的关注,就必须规模化生产。她协调相关部门,为向登江注册了一个微企,又动员村民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合作社,请技术人员来办技术培训班。
村里的食用菌产量提高后,周晓琳又联系镇、县供销社和一些餐饮连锁企业,很快打开了销路。3个月后,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每棚食用菌的收益由原来的1500元增加到了2700元。
在镇南村工作期间,周晓琳还配合村“两委”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先后新修村组级公路29公里;修建完工人畜饮水水池28口、修建入户人行便道5500米。2010年下半年,周晓琳主笔起草了《对汉葭镇镇南村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思考》,确定了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阿依河沿线经果林,打造“镇南生态花果长廊”的发展思路。如今,花果长廊已初具规模。
几年时间里,周晓琳也由村委会主任助理、村党总支书记、汉葭街道办事处组织委员,一步一步成长为今天的共青团彭水县委副书记。2011年,她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周晓琳表示,虽然现在的身份变了,但自己“行走田野”的本色不会变。(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网记者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