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课堂。
6月5日至13日,国防大学师以上单位党委支部书记轮训班学员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强校”主题,赴川渝地区参观学习。在红色热土、伟人故居、地震遗址,学员们凝神静气、肃立深思,瞻仰先烈遗迹,倾听历史回音,畅想未来发展。在追思与寻访中,锤炼了党性,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增强了书记队伍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能力素质,提升了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信念——寻访红色热土更加坚定
从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到中共中央南方局旧址,从白公馆到渣滓洞,来自全国最高军事学府的130余名将校军官们一路行走,一路思考。
在珍贵的历史图片和陈列品前,伴随着讲解员的声音,红岩英烈们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他们前赴后继、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让人悲愤震憾,大家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也沉重了许多。
挂满刑具和铁链的审训室,血迹尚存的墙壁,“老虎凳”、大烙铁、打入手指的竹签,还有用于严刑抽打的粗大鞭子……书记们亲手抚摸先烈们在渣滓洞、白公馆曾经睡过的床,铺过的褥,走一下先烈们曾经迈过的坎,进出的门。
“仿佛走进了那段火红的岁月,也更加体会到我们党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经历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方昱刚告诉记者。
参观渣滓洞时,审视“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等八条狱中意见,书记们感慨系之: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文恬武嬉、贪污腐败、苟安惧战,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理想信念缺失造成的。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门外的广场边,建有一座独特的雕塑:由弯曲的人体构成的巨大问号!
学员们驻足徘徊良久,心里也在发问——
当年,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为什么能视死如归,为党的事业慷慨殉难?红军为什么能赤化川陕,迅速打出一片新天地?四方面军为什么几次南下北上、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仍能心向延安?西路军铁血远征、大部被打散剿灭之后,流落四处的官兵为什么仍能忍辱负重、历尽磨难,执着追寻革命队伍?
“让历史走出教材,把现实请进课堂,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交织中,看到什么是坚贞和忠诚,感悟什么是信仰的力量,思考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对党的忠诚建立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之上。”国防大学组织部党支部书记刘俊说。
从小平故居到朱德故里,从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到全国最大的王坪红军烈士陵园,一路感慨,一路追问。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前,秦利教授的实地教学,打开了大家心里的一个个疑团:
——先辈心中有一盏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灵魂之灯。有了这盏不灭的灵魂之灯,哪怕社会再黑暗,他们的灵魂却始终是明亮的。
——先辈的不屈奋斗历程,是一部震动世界的传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恶劣自然环境的生死威胁……一切源于信仰。信仰是一条绵长的精神矿脉,是一座定格在历史天空的令人景仰崇敬的精神高峰。
青山处处埋忠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这里青松翠柏,万木葱茏,17225名红军烈士迁葬于此。聆听解说员如泣如诉的述说,书记们满含热泪,悲从心生。大家默哀并三鞠躬,排着长队一一向先烈敬献白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每到一处,仿佛听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追求真理、探索道路的呐喊,看到了无数先烈英魂为祖国解放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读懂了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伟大史诗,悟到了新时期一个革命军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也更进一步铸牢了大家信仰之魂。”国防大学政治部党委书记李升泉告诉记者。
思想——在改革创新中碰撞火花
红色热土感人至深,伟人故居让人敬仰。沿着缓缓东流的嘉陵江,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学员们来到邓小平的家乡——四川省广安市。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徜徉在小平纪念馆,一张张图片发人深省,一段段视频引发共鸣。学员们用脚步丈量小平同志为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伟大征程,用心灵感悟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以及他在每个历史关口的重大抉择。
在邓小平故居不远处,一株遒劲大树生长在巨石上,树根顺着巨石盘旋。广安军分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地老百姓把这株树象征着小平人生的“三起三落”。小平从离开广安那刻起,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可是从小平同志逝世那天起,人们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享受着这位伟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党委书记任天佑有感而发:“小平同志留给后人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邓小平理论,一种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四个一’,是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不二法宝。”
从重庆、广汉到巴中,从绵阳、南充到成都,经济开发重地大西南,处处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一座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一片片青山绿水的广袤原野、一个个收割金色麦田的繁忙场面,还有那徜徉在城市和乡村的幸福人群……四川人民抓住用好西部大开发机遇,确立了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
一路回顾改革历程,一路畅想发展前景。在奥泰医疗公司、都江堰水利枢纽、成都市三圣乡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场,大家听取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介绍。带着思考走进社会大课堂,地方企业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战略,也引发了大家热议:学校在向强军目标进程中,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迈上更高台阶。
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党委副书记路文表示,作为军事人才培养重镇和理论创新基地,解放思想要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超越,唯有怀抱责任、勇于探索,才能将创新进行到底。
责任——居安思危勇于担当
历史是探寻过去、感知未来的明灯。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革命领袖的光辉思想、为民情怀、崇高风范,传递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也让学员们在心灵震撼中强化了自己的责任担当。
12日上午,学员们来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参观。在厂区,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这样一句话:“让中国人自主研制的飞机翱翔在蓝天。”成飞人的梦想映在学员们眼里,也刻在心里。
此刻,学员们感到重任在肩: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一个民族最难维系的是忧患意识,一支军队最难做到的是居安思危。长期的和平环境,对军队来说是一种威胁,它容易导致丧失警惕,对外部挑战难以作出敏捷的反应,进而导致军备废弛,战斗力下降。
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前,讲解员动情的讲述,也让学员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从来不需要空谈。”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党委书记卢利华的话语中透出了自信与刚毅。
课堂向部队一线延伸,参观与部队使命对接。当下,信息化战争的暮鼓晨钟,正在强势震颤着21世纪的军事舞台,战争方式、战场空间、作战样式、作战手段、制胜机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正在制约和影响着下一场战争的胜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在军事科技前沿领域的艰苦探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武器装备科研、实验、生产的火热场面,陆军航空兵某旅等部队武器装备的建设发展,都令学员们兴奋不已,并久久驻足。
强国强军兴军,每位军人都要有一种赤子情怀,一种责任担当,这是学员们的共同心声。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世情、国情,要站在战略全局思考研究事关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把理论优势、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发挥出来,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恪尽职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特约记者 罗金沐 本报记者 张炳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