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7日 星期二

    最美基层干部

    救援领域的“百变金刚”

    ——记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下)

    作者:杨舒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7日 03版)

        “当了教官,地震救援成了我的专业,一身功夫平时也得施展,我算是找到归宿了!”说起救援培训的日常工作,寡言的王念法变得眉飞色舞起来。

     

    苦干练出“多面手”

     

        地震救援是一个综合学科,身为专业的救援人员,要身负高效的体能、灵活的运动技巧、丰富的结构力学知识、关键的急救医学常识和心理学常识。王念法就是这样一个“百变金刚”。

     

        “他这一身本领,一半来自于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另一半要归功于他的埋头苦练。”基地主任贾群林告诉记者,芦山地震救援现场来回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常人要走3个多小时,王念法带着一身几十斤的装备2个多小时就能走完。

     

        21岁时,王念法被选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第一批成员,艰苦的专业训练就此开始。废墟上一栋与地面呈19度角的斜楼,王念法进去如履平地,嗖嗖几下,便可直达楼顶。废墟之间一块直径40~50厘米的狭小缝隙,王念法仿佛有“缩骨术”,可以潜入其中。打开装备库,8大类300多种2000余件救援装备,王念法熟练操作。

     

        作为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王念法深知自己学习理论的基础并不好,因此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王念法有自己收藏的宝贝,那就是20多本整整齐齐的救援日志。里面仔仔细细记录着每一次救援任务的时间、地点、方案、救援过程,密密麻麻地画着各种图表、小人和废墟图形和破拆路径,里面详细记述了他所学习到的结构力学、医疗和心理知识。

     

        每一次专业救援培训,都有废墟操作和演练课程。为了达到真实灾后效果,王念法和同事们苦心琢磨,经常在沙石瓦砾中一待一天。北京36摄氏度的夏天,模拟废墟中的温度却高达60多摄氏度,王念法身着密不透风的救援装备,依然一头钻进去设计废墟结构,出来时浑身如水洗,几近虚脱。

     

        在学员眼里,王念法是个严厉的近乎不近人情的教官,但他有自己的道理:“现场救援,人命关天,技术上稍有闪失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咋能有半点马虎!”

     

    做完整的救援

     

        王念法说他最见不得的不是死亡,而是救援的途中,看到那些家境贫苦的人们,因为受难,雪上加霜。他说:“我也是农村出身,7岁下地给牛打草,知道吃苦的滋味,看到灾民就想到了家中爹娘,心里就更加难受了。”

     

        2008年汶川地震,在新建小学的废墟中,王念法救出了7岁的王佳琪,从此,小佳琪与母亲和王念法便结下了不解之缘。2009年,因地震受伤的后遗症,小佳琪的眼睛出现了严重的视力障碍,急需救治,但本就穷苦,地震更是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此时,小佳琪和母亲找到了北京的“王叔叔”。

     

        “孩子既然找到我,就是对我的信任,这个忙我一定要帮。”把母女俩接到北京,联系医院,高昂的医药费却让王念法犯了难。“钱我确实出不起,但这个忙得帮到底。”心急如焚之时,他向培训部领导说明了情况。在搜救中心的支持下,王念法多方奔走,最终小佳琪在医疗费全免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接受了手术治疗,并获得了一系列的资助,得以重见光明。

     

        如今,王念法的手机里还存着十几条汶川灾区孩子端午节给他发来的祝福短信,翻看起来,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我觉得,救援不只是一时一刻把人从废墟中救出这么简单,还应该考虑如何帮他们在活下来之后继续生活,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救援。”在采访现场,他对记者说出了自己对于“救援”的理解。(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