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6日 星期一

    文化视角

    写给年轻人的文学史

    ——评中西方文学叙事《黄与蓝》

    杜弋鹏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6日   15 版)
    《黄与蓝》 程 刚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是文学爱好者聚会时常常涉及的话题。我数次遭遇,回家就上网百度,不下十数回,得到的每个答案都被大家争争吵吵时嚼过多次,终未找到令人心服口服之权威答案。最让人不服者,大部分“十大名著”中竟然无一部中国作品。

        笔者的朋友程刚近日写了本介绍世界文学的书,叫《黄与蓝》,肩题——《中西方文学史叙事》。程刚曾当过北京四中副校长,一辈子从事和教育有关的工作,《黄与蓝》也站在教育的角度叙述关于中西方文学的事,更适合青年学生的口味。《黄与蓝》文字简洁,却气象万千,中西方文学之精华几无遗漏。心平气和、令人信服地叙述了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贡献和地位。真知灼见在轻松愉快的文字中展示,给我的启示是,“十大名著”不可强求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正确的答案有多个。

        《黄与蓝》当然是站在中国文学角度落笔的,但是,叙述的是中西方各民族、各国家、地区对世界文学的贡献。程刚在本序中写道:“随着数千年以来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名篇佳作代代涌出,至今早已成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的巨大艺术宝库。它既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又同时给人类无穷无尽的美的感染与享受。文学美的思辨性、丰富性和感染力,是多少语言都难以说尽的。”程刚认为,我们应该进而感受世界文学中的因基于不同文化而产生的二元对应之美,如同山水对应与天地对应,这就是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二元之美。

        于是,就有了书名——从中西方文学的远古时期开始浏览,向着十九世纪中西方文学移动目光,从中感受那无比动人的世界文学里的二元对应之美:一片灿烂的金黄,与一片深邃的蔚蓝——《黄与蓝》。一片金黄、一片蔚蓝,是特点,也是差异。程刚认为,“我们在此是讲中西方文学的特点,特点不是优点,更不是缺点。这不能混淆。可以这样说,特点往往包含其所长,也包含其所短。

        在谈到屈原和但丁时,程刚作了一定的比较。程刚认为,这两大诗人有相同之处。他们都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屈原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代,但丁处在西方中世纪向资本主义新时期转化之际。两个诗人都有理想、追求,都因政治上的挫折而转向文学,都用地方语言写诗。诗作内容都很丰富,有比喻有象征,都在想象中做精神遨游。然而,二者也有明显差异。但丁所用的象征,还有表现人的本性方面的更抽象的意义。他到了天国,在宗教中解脱了。这一切,屈原正好相反,个人爱情、更抽象的含义、在宗教中解脱,这些内容屈原都没有。相比之下,屈原作品是朴实的、具体的、较世俗化的,尽管它在中国古诗中是神奇的,与原始宗教是密切相关的。

        这本书呈现的是一种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叙事追求诗意,讲究化复杂为简单,而不是把简单搞复杂,没有材料的堆砌和板着面孔的说教,读着特别轻松、舒心,非常有意思。可惜,《黄与蓝》没有涉及20世纪的中西方文学,我们不妨关注这个话题,期待作者写出一本关于20世纪的文学著作,我希望,仍然是叙事,仍然轻松明快,仍然是引导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