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3日 星期五

    新中国成立65周年精品出版战略巡礼

    大美中华 艺海流芳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出版杂忆

    张囤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3日   12 版)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出版,缘起于启功先生给邓力群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希望在《中国美术全集》的基础上,再细致分类,编辑出版《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工程于1986年正式启动,经历25年艰苦,经过上千位专家学者和34家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11年底全部完成,成为我国艺术类出版史上的一座丰碑。《分类全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力与无限的创作力。全书共分302卷,涵盖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美术、现代美术、民间美术等7大门类30个分类。

        《中国青铜器全集》(全16卷)和《中国绘画全集》(全30卷),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出齐,在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其出版的平均速度快于其他分类。十几年的工作过程中,许多有水平有担当的领导、专家和全国各地的文博考古工作者,给予很多支持和帮助。马承源作为《中国青铜器全集》的编委会主任,对全集的编辑宗旨、体例、卷次及编委会成员的分工都有自己成熟的意见。一些专家推荐将青铜器全集按时代划地区(国别)分卷,以反映全国各地青铜器的出土、组合情况,便于从政治、文化、经济诸多角度研究青铜器的发展。

        《中国青铜器全集》的拍照工作需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铺开面广且要深入市、县甚至是考古工地,工作难度和强度都非常大,而且当时的拍照技术还处在使用胶片的阶段,每次外出,相机、三脚架、灯泡灯架、背景纸,大包小包一大堆。为应付市、县及考古工地不稳定的电压,还要带上三四十公斤重的变压器。1993年,我和编辑段书安、摄影师刘小放一次外出40天,一口气儿跑了江苏、安徽和山东27个县市,每到一地,除架机器拍照外,还要调查研究,尽力发现新材料,以补目录之不足。

        《中国绘画全集》实质性的编辑工作在傅熹年的指导下开始,由鉴定组专家助理李凯和文物出版社李红具体实施,如分卷规划、各卷目录编制、图片提取筛选整理、台湾及国外有代表性作品图片联络购买、撰写编辑体例等等,烦琐之至。六七千张的卡片信息逐一抄录、印贴黑白小样、附上制版彩片,不容出现丝毫差错。在当时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他们因陋就简,凭着一种使命感,目识手抄,一遍遍修改复写。前后经过7年的努力,终将全部入选作品整理到位。在最初分工时,文物出版社承担了第一卷战国—唐的编辑工作。作为30卷的首卷,它首先负有制定全套书体例和风格的责任,而这需要结合中国绘画史对各地(包括海外)的收藏情况做一个梳理。其次,要展现绘画发展的源头必然涉及许多出土品,这些并不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范畴,需要另行组织拍照。在全套书的编辑过程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始终给予我们密切的配合,并提出许多高水平的建议和意见。最后,两社的编辑人员又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多次接触,就封面及形式、设计风格、制版印刷质量的高标准取得共识。在两家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绘画全集》(全30卷)得以全部推出,无论从卷数上看,还是从中国美术发展源流意义上讲,堪称《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主体工程。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陆续出版后,先后有15个全集荣获历届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等奖项,体现了精编、精审、精校、精印的工作态度,是精品出版的典范之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