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2日 星期四

    校训的故事

    “务求实学,存是去非”

    ——浙江大学校训凝练的大学精神

    石琳 单泠 严红枫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2日   06 版)
    竺可桢题词(资料图片)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一段流传了70余载的旋律,记录着一代代浙大学子“求是创新”的精神风貌。近日,在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起的“校歌我点赞”活动中,浙江大学的文言校歌高居最受网友欢迎的高校校歌榜首。

        如果说,校歌承载着一所大学的历史与文化,那么校训则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凝练了这所大学的精神。从求是书院到国立浙江大学,从1952年院系调整到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浙大在百年的风霜洗礼中缓缓走来。求是,这两个在所有浙大人心中铭记的大字,就是百年沧桑沉淀的浙大精神。

        1937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浙大毅然作出了举校内迁、流亡办学的决定。校长竺可桢率领全校师生,先后经过四次大的搬迁,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等地坚持办学,直至1946年9月返回杭州。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被彭真称为“文军长征”。

        立“求是”为校训,是浙大西迁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竺可桢留给浙大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浙大师生到达宜山不久就遭受了疟疾的威胁。好不容易等到冬季,疟疾得到了控制,却不想日军的炮火悄然逼近。

        在疾病与战火带来的双重阴霾下,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提议,经浙大校务会议讨论,正式确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请国学大师马一浮撰写校歌,阐述校训精义。

        竺可桢阐述“求是”精神核心:不只是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而是涉及理想、责任、立身处世的要义,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竺可桢的讲演《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中有这么一段话:“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阳明先生这样的话,正是‘求是’二字最好的注释,也是我们治学做人最好的指示。”作为科学家,竺可桢一生倡导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诞生于西迁途中的“求是”校训,简单质朴却内涵丰厚,是浙大不断发展的根基与灵魂。从求是园中走出去的学子,每每谈起浙大,总会忆及母校校训的影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亲身经历过浙大西迁,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他曾有过一番深情表达:“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母校百年,我在一年,百中之一,已得益匪浅。”

        校训确立70多年来,一代代浙大人不断丰富了求是精神的内涵。为国捐躯的民主教授费巩,学生运动领袖于子三烈士,“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王淦昌、赵九章等杰出的科学家们身上体现了“公忠坚毅,树我邦国”的奉献精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程开甲、叶笃正以及一大批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身上,体现了“兼容并包,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求是精神的内在价值体系。

        1988年,著名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路甬祥担任浙大校长。他进一步强调“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技之源”。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

        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新的浙江大学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求是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2010年6月26日,温家宝来到浙江大学图书馆,面对师生对浙大校训进行诠释:“务求实学,存是去非”。他勉励同学们要大胆求知,务求实学,不骛虚声,不求虚名,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做踏实的工作,做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如今,每位初次走进浙大的学子,都会在紫金港校区门口的石碑上看见当年竺校长著名的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求学时光里,浙大学子常常会用这两个问题来审视自我,而对求是精神的理解或许也就藏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之中。(本报通讯员 石琳 单泠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