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08日 星期日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看泉州如何打造“民营经济乐园”

    作者: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08日 01版)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福建省泉州民营经济从不起眼的小草,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3年,泉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60亿元,同比增长13.4%。在42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达4206家,占了绝对的大头。

     

        但是,泉州人“永远睡不着”,他们怀有深深的危机意识:首先,传统产业转型忧患前所未有,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其次,大数据冲击迫在眉睫,在电商时代仅依靠加盟营销、千门万店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泉州制造”的品牌和竞争力,正面临着提升和再造。

     

        困难要靠改革创新来突破。为此,泉州提出打造“民营经济乐园”,推动民营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新跨越。

     

    老板“身份证”降低门槛

     

        泉州经济版图中,民营企业逾九成。据统计,全市登记民营企业7.8万家,另有近20万市场主体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未能拿到“身份证”。

     

        “做梦都想当老板”的精神追求,流淌在一代代泉州人的血液中。打造“民营经济乐园”,就要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堂堂正正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今年初,泉州市正式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门槛降低了、手续减少了。

     

        在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林立华告诉记者,他打算创办一家建筑装修公司,一直担心手续繁杂。“现在,工商、税务、质监等数十个部门都在这里,很多部门的手续非常简单,一站式、一条龙搞定,太方便了!”林立华说。

     

        泉州此次启动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改革内容包括: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试行年度报告公示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等。一句话:当老板的门槛降低了。

     

        为激活民间资本的创业热情和民企的活力,今年以来,泉州市要求,市、县、乡镇必须拿出措施,加快向民间资本降低投资门槛、消除投资壁垒。

     

        泉州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只要政府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项目,都属于允许民间资本介入。不久前,泉州举行民企产业推介对接会,向民企推出近百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农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在政府鼓励扶持下,长期侧重于民生产业领域的泉州民营企业,开始试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一直由国有资本经营的行业。

     

    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政府主导下,泉州有序推进金融改革,为民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2012年底,泉州成为继温州、深圳前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与温州和前海相比,泉州金改目标明确,直指服务实体经济。

     

        “过去,国企、民企、外企各类市场主体地位不同,在金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民企在融资方面处于劣势。”泉州市市长郑新聪表示,对于泉州来说,金改,就是要创设条件,为民企发展引入更多的资金活水。

     

        为鼓励金融机构进驻,泉州市政府出台意见,对在泉州新注册或者新入驻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给予重奖。泉州金改获批以来,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来泉州设点。截至目前,银监会批复各银行机构在泉州辖区开设的支行2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抢滩泉州的大幕全面拉开。目前,全市有近1300个金融营业网点,金融机构纷纷向金融服务较薄弱的县市、中小企业集中地区、台商投资区等重点开发区域延伸服务。

     

        针对民间资金活跃、民营资本雄厚的特点,泉州鼓励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小额信贷公司、小额担保公司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00亿元的民间资金以各种形式流入实体经济。众多民营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活水,困扰多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手拉手”做大做长产业链

     

        泉州通过政企合力,持续做大做长民企发展产业链。

     

        刘文雷是晋江陈埭镇一家运动鞋厂老板。他告诉记者,如果想办厂,在陈埭镇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就能完成生产运动鞋所需的鞋底、鞋带、鞋边、鞋面等一系列环节的采购。

     

        “泉州传统制造业发达,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一个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为鼓励当地民营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近年来,泉州出台多项配套政策,为当地民企延伸产业链提供政策支持。”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说。

     

        去年以来,泉州实施“万家企业手拉手”3年行动方案。方案一出台,便在企业界引起热烈反响,一批批企业纷纷以实际行动拉手“结亲”。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家中小企业为180多家龙头企业配套协作,拉动产能600亿元以上。

     

        富贵鸟公司是泉州石狮的龙头企业,与之配套的本地中小企业多达125家,协作金额达38312万元。按照泉州市“万家企业手拉手”3年行动方案,富贵鸟把大量订单给当地中小企业,可获得最高限额补助100万元,单家协作配套小企业也有机会获最高达20万元的补助。

     

        目前,泉州已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装备制造、建筑建材2个产值超500亿元和一批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泉州,无论是民营大企业,还是小老板,你都能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泉州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蔡吉林如此描述这片“民营经济乐园”。(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