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灯光照明的古代,中秋节明亮的月光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而今几盏大灯就已亮彻夜晚,根本不必依赖月色——如同那些曾经令人神往的传统节日,为何今天变得不再诱人了呢?
一方面,文化消费已经开始在节日消费中崭露头角,节日里很多人更愿意去听一场音乐会或看一场电影,在物质满足之余获得一份精神享受,很多文化演出活动也乐得搭上节日的“顺风车”,让传统节日更加有文化味;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节日文化特色的界限日趋模糊,节日之间不再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辨识度,消费行为也被普遍意义下的吃、喝、玩所覆盖。如何呈现符合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消费活动,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应该是当下提升节日文化消费亟待破解之题。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除了商场柜台里琳琅满目的粽子提醒人们这个节日之外,城市里几乎找不到更多彰显这个节日习俗与内涵的符号;再比如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与西方的万圣节,每年两个节日都相差不远,但是人们的热衷程度却迥然不同。万圣节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餐厅、酒吧、商场等场所早早就开始布置节日活动,而在重阳节除了例行的敬老慰问等,就没有引起公众太大热情的活动了。在一些大城市中传统节日气氛愈来愈淡,过节俨然等同于平常休假。
传统节日缘何缺乏魅力?是人们不喜欢过节或者对节日已经厌倦了吗?显然不是。我们看到近年来时下年轻人“创造”出很多新节日,例如“光棍节”“520网络情人节”等等。在这些新节日中,年轻消费者兴致盎然,早早开始谋划当天的庆祝活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光棍节”,是一种校园趣味文化的产品,近几年渐渐被社会上的单身年轻人所接受。这不仅是一种充满幽默感的校园文化的表现,同时因为它比较新鲜,富于创意,从而迎合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形成了商机。回望传统节日,尽管各方人士多次呼吁要重视传统节日,但民众的反应却并不热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创造一种新的需求,几千年的老传统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使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生机。
虽然历经数百上千年,但随着时代变迁,一些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必须看到,任何节日要过得有意义,都需要一定的形式载体,离开了具体的形式,节日就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不是原汁原味地保留,而是必须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在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让传统节日丰盈起来,才能常过常新。
传统节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创意?如何才能同时收获文化品位与消费力?随意点开全球的文化月历,你会惊诧于那些五花八门、趣味盎然的各种文化创意活动:英国五朔节人们在脸上抹上各种图案的油彩,火光漫天照亮夜空;爱尔兰趣味稻草人节,众多名人和动画形象遭恶搞;美国特温斯堡趣味双胞胎节,多对双胞胎打扮成童话人物参加活动……这些有趣的文化活动不仅在当地极具吸引力,而且以其富有创意的构思和独特展示方式而被全世界所关注,成为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国内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缺乏轰动效应主要缘于创意不足。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化创意会为节日锦上添花?首先,现代人过节需要一个鲜明的、动感的、富有趣味性的节日符号,它可能是一场趣味活动,也可能是一个卡通形象。其次,好的节日创意要和城市发展形成深刻的互动,在气质上与城市环境和当地文化特色相呼应,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更要强调的是,节日活动要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唤起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潜力。精巧的创意、生动的形象、绚烂的色彩、充满童趣的设计都更容易成功吸引眼球。凡此种种,享誉世界、经久不衰的节日莫不如此。
传统节日不仅是那些美丽的传说和年历上的标注,更不仅是商场里铺天盖地的“节日专属食品形象”,而是能够记录时代脚步,反映民族个性,留存于人们记忆中,有生命、有灵魂的文化宝藏,是那份随时想起都让人涌动温暖与期待的文化盛宴。(新闻观察员 温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