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5月29日电(记者尕玛多吉)近年来,西藏文化部门为避免“人走艺亡”的窘境,及时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使得藏戏、唐卡、歌舞等大批濒危优秀文化遗产项目“绝处逢生”,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近年来,部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渐渐丧失了传承能力,还有多人相继离世。为此,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日前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决定对拉萨觉木隆藏戏代表性传承人、日喀则仁布江嘎尔藏戏代表性传承人、藏族唐卡勉唐画派代表性传承人等进行抢救性记录,同时鼓励传承人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或艺术用文字记录下来,由政府出资帮助出版。截至目前,通过文字和影像两种记录方式,已完成6位国家级传承人口述史的记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