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

    访 谈

    在“英雄地”树起诚信的旗

    ——访《英雄地》作者刘克中

    李苑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30日   12 版)
    刘克中像 郭红松绘

        穿过岁月和硝烟,战场上生死诀别时的一句承诺,几十年间回荡在已经变化的时代和人心,却依然掷地有声:“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死去的人才死得有价值。”

     

        一个人如何抵挡功名利禄的诱惑?如何坚守曾经的誓言?近日,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主旋律作品《英雄地》,讲述的正是一个践行生死誓言的传奇故事。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作者刘克中首先解释了“英雄地”的内涵——不在于“英雄”,也不在于“地”,而是英雄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出的诚信的力量。他说,我们的民族,正需要这样的力量。

     

    践行承诺的故事表达

     

        第一次见到刘克中,他就反复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生长在农村的他,一直对土地有特殊的情感,因为土地孕育万物,包容一切灾难。而作为军人,刘克中从小就崇敬英雄,也发誓要做英雄。在甚嚣尘上的社会里,他一直渴望有一个英雄,在英雄的土地上播种出一颗诚信的种子,培育一棵守信的大树,繁衍信仰的森林。

     

        于是,有了《英雄地》的故事。

     

        故事以主人公戈向东的人生历程为主线,讲述了改革开放后一位平民英雄不计个人得失,践行承诺的故事。战场上,老连长林春风把生的机会给了战友,只留下一句话:“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死去的人才死得有价值。”副连长戈向东怀揣着老连长阵亡前留下的死亡名单和战前承诺,带领四名幸存者历经险恶,最终杀出重围,赢得了战争胜利。

     

        很多人质疑,在当今这个时代,戈向东这样的人还有吗?刘克中说,部队中就发生过《英雄地》里那种生死相托、一生践诺的感人事迹。

     

        1985年,在云南边境防御作战打响之前,山东省预备役炮兵师原副师长孙兆群与战友相约,活下来的人要为牺牲烈士的父母养老送终。最终,16位年轻的战友,永远留在了南疆。而活下来的孙兆群开始为这沉甸甸的嘱托奔走,一走就是29年。

     

        烈士邵瑞强家在山东招远,母亲早逝,父亲邵学斌常年卧病。孙兆群用战友的名义给老人写信、寄东西,让精神濒临崩溃的老人渐渐恢复健康,直到1993年7月去世。孙兆群以儿子的身份,先后给烈士父母写信近2000封,常年资助钱款。为了给烈士的父母送药品,冰天雪地里,他啃过硬邦邦的馒头;为了帮烈士的妹妹找工作,他花5元钱在旅馆走廊里睡了一宿。

     

        “如何看待承诺?有没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面对疑惑,孙兆群的回答坚定有力:“没有任何力量,能超越在战场上一起经过生死的情感。这就像信仰一样,根植在我心中,不可撼动。”

     

    一诺千金的真诚期待

     

        刘克中从军快20年了,在铁军部队编写军史的那几年,他采访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直到30年前最后那场战争中的幸存者。看着那些伤痕累累的老兵,说起战友间的情感,几乎所有谈话的关键词都是真诚、信任、一诺千金。刘克中说,有许多人自愿放弃了生的机会,跟战友一起慷慨赴死,为了诺言,他们连死亡都那么自觉。

     

        “这些故事不能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其实我们的部队有许许多多个孙兆群,我早就下决心,一定要写写他们的故事。”刘克中终于拿起笔,开始写这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他说,因为当下,诚信缺失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纷杂的社会生活里,‘怀疑’成为了困扰我们生活的一个问题。之所以怀疑,是因为缺少诚信。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有言为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刘克中觉得,这句话能照亮被雾霾笼罩的现实生活。

     

        有位诗人曾问刘克中:把头颅种到地里,你相信它能生出花朵吗?回答简短而有力:“你信,它就能。”

     

    英雄主义的时代书写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说,《英雄地》讲述了一个好故事。什么是好故事?刘克中说,就是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被读者接受。

     

        《英雄地》通过塑造有现实感、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对新时期的英雄主义进行了重释与升华。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实现了一次与主旋律作品的成功对接。

     

        作为近年来非常活跃的部队作家,刘克中在让主题出版“好看”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尽管书写的是“承诺、爱国”,但小说中人物冲突不断,情节惊心动魄,现实丰满的人物、剑拔弩张的情节,使全书构成了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主人公戈向东也被成功地塑造成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人物。

     

        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如此评价刘克中的创作:“他找到了与当下阅读需求对接的故事表达。”对此,刘克中说,作家思想的传达是建立在读者阅读基础之上的,精神的传播绝对不能孤芳自赏,要让更多的人在阅读的愉悦中,感受文本精神力量的表达。“不少作家对类型化写作嗤之以鼻,我不以为然,类型化元素恰恰是藏底气、接地气的东西。我认为,在纯文学写作和类型化写作之间,我尝试了两者互补的可能。”(本报记者 李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