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

    人物·大家

    正谊明道 业精于勤

    ——写在戴尅戎院士八十寿辰前夕

    唐孙润玉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30日   05 版)
    戴尅戎 资料图片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6月13日,中国著名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将迎来八十华诞。按照惯例,院士们进入杖朝之年,有关部门都会举行一场八秩华诞学术研究座谈会暨庆祝会。当然,戴尅戎也不例外。

     

        从2013年起,自发的戴尅戎80大寿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就在其学生、同事和海内外同行中悄然开始,宾客名单从几页渐渐增加到了十几页。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突然传出戴尅戎本人的两项决定:一是不搞生日庆典活动;二是为纪念80岁生日,他决定将自己撰写的部分文章、演讲和相关报道汇集成册,馈赠亲朋,回报社会。

     

    闪光名片

     

        在《戴尅戎院士文集》中,学术著作占据主导,这位院士的主要学术成果均浓缩其中。文集就是戴尅戎递给读者的一张闪光的名片。

     

        戴尅戎的一生有“四多”:承担任务多、发明创造多、荣誉称号多和专著论文多。

     

        1.承担任务多。从1993年起,戴尅戎先后出任过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生命医学学部主任和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同时,戴尅戎曾担任过多个知名国际学术组织的领导,其中包括: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会长、国际内固定学会理事及中国分会主席和国际多学科生物材料学会副主席等。

     

        此外,戴尅戎曾经是《医用生物力学》《中国临床骨科杂志》和《中华创伤外科》杂志(英文版)等18种学术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2.发明创造多。作为一名骨科专家,戴尅戎之所以能享誉海外,缘于他大量的发明和专著。

     

        1981年,戴尅戎首先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用于人体内部,解决了骨折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开创了国内外骨科历史的先河。此后,他又发明了多种形状记忆制品,并将其推广到整形科、妇产科等其他医学领域。

     

        1985年,戴尅戎完成了美国一家实验室濒临中断的骨粒骨水泥动物实验,首先研制出了骨粒骨水泥,让这一新技术“起死回生”。此项发明已用于人工关节固定和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有关论文在国外被广泛引用。

     

        在国内,戴尅戎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以及快速原型技术用于定制型人工关节,创造性地提出优先区定制概念。他还首先研发了能提供多平面360度活动的新型人工肩关节、人工全距骨+全踝关节,个体化半骨盆假体等,均成功用于临床。

     

        世纪之交,戴尅戎开始了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促进骨软骨再生的系列研究,在成体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细胞载体复合体系的建立、干细胞富集技术和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戴尅戎和老搭档王成焘工程师一起将快速原型(RPT)技术引入中国骨科学界,采用3D打印人骨,并用于临床。

     

        据统计,戴尅戎获得授权及申请的专利就有75项。所有这些发明与创造在骨科的历史画卷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荣誉称号多。多种形状记忆制品的发明使戴尅戎一举成名,他研制的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被国外专家誉为“魔术般的金属制品”,并获得1989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该年度无一等奖)。他也由此获得了上海市首届发明家称号,并在日本被授予形状记忆合金医学应用奠基人金杯。

     

        戴尅戎曾先后被授予卫生部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及上海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专著论文多。戴尅戎发表的专著和译著相当可观。从1985年最早出版的《现代康复医学》到2013年主编的《转化医学》(英文版),短短28年内就撰写了54本著作。

     

        戴尅戎总共发表50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他的处女作《脑震荡与肺挫伤》。这篇论文是他23岁在偏远的工地医院工作时,用业余时间写成的。而写文章需查阅的100多份病历是他放弃休息时间,晚间钻进病案室得来的。文章刊登在国内最权威的《中华外科杂志》上,在同届的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生中,他率先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

     

        仔细观察这些文章发表的年代,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和80年代前发表的文章都是戴尅戎亲自实验和总结撰写的。而进入21世纪,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完成论文为主,署名排在最后,成为课题的通讯作者。

     

        位高权重的职务、蔚为大观的成果、林林总总的奖项,充分彰显了戴尅戎自强不息的学问人生。

     

    宠辱不惊

     

        和所有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知名学者一样,戴尅戎经历了战火纷飞的童年、激情满怀的青年、坎坷曲折的中年、硕果累累的成年和老骥伏枥的晚年。

     

        战争年代,硝烟迷漫。戴尅戎的家庭三次遭受战火的洗劫,全部家产丧失殆尽。这个医生世家竟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找到一张平静的书桌。

     

        生活颠沛流离,戴尅戎长久游离于学堂之外。但仅凭着不满三年的小学在校学习经历,他依然顺利地考进了南京金陵中学。要知道,这所中学在当地远近闻名。

     

        上海解放后,戴尅戎先后在著名的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第一医学院读完了高中和大学课程。告别了青涩的学生时代,他豪情满怀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

     

        20世纪50年代,青年人最大的追求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自己所学奉献给人民。为此,戴尅戎谢绝了组织上的分配——一份北京舒适安定的工作,自愿来到四川宝成铁路建设工地医院。后来,他又转战太行山区和汉口。

     

        秦岭山脉、太行山麓、汉江两岸,到处都留下了戴尅戎年轻的足迹。6年的基层医院工作,他不仅提高了医疗技术和胆识,更磨炼了意志和应变能力。

     

        1961年,当戴尅戎带着复杂的心情重返黄浦江畔时,已近而立之年。值得自豪的是,过往的岁月,他过得异常充实。他没有背叛自己的誓言,也没有虚度自己大好的青春。

     

        调回上海后,戴尅戎被分配到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在这里,他经历了“文革”的磨难,修过铁路,养过猪,同时也由一名外科住院医生提升为骨科主治医师。

     

        “文革”中,高等院校大调整,戴尅戎离开了原工作单位,奉调来到当时的上海第二医学院(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当时,上海几家著名的综合性医院,如瑞金、新华、仁济和第九人民医院等都附属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前三家不但早已成立独立的骨科,而且知名度较高。

     

        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骨科大夫,戴尅戎偏偏选择了第九人民医院,而且一干就是40年。后来,戴尅戎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过他的这个抉择:“哪里需要我,我就选择去哪里……这是我一贯的风格。第九人民医院那时候没有独立的骨科,当然最需要骨科医生了。”

     

        戴尅戎就是这样“特立独行”。

     

        春秋四十载,岁月漫且长。戴尅戎始终殚心竭虑地为提升中国的骨科医疗水平,为“让每个病人都能昂首挺胸,直立起来,阔步行走”而奔忙。他认定,这就是“骨科医生的天职”。

     

        经过戴尅戎和医院同仁的艰苦奋斗,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从原有的6张病床发展成为拥有3个病区、120张病床、3个研究基地的重要科室。而且,后来者居上,今天,九院骨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

     

        戴尅戎也从一位普通的骨科主治大夫成长为骨科主任、院长、终身教授和院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之而来的是鲜花、掌声、荣誉和奖励。在一个个耀眼的光环面前,戴尅戎依旧保持着医者那份独有的淡定。

     

        戴尅戎深知,这些至高的荣誉来之不易,那是他用无数的不眠之夜,无数的失败与挫折,无数的泪水、汗水、乃至血水换来的。但成绩与辉煌只能代表过去。

     

    成功秘籍

     

        成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戴尅戎来说,智商(IQ)过人、情商(EQ)超群,不可缺少。除此之外,逆商(AQ,指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出众,在他的成功轨迹更显至关重要。

     

        戴尅戎“喜欢一切从零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他“每一次做出选择,都要把自己逼入艰难困苦的境地,而每一次走出困境,又能征服一座医学高峰”。

     

        除了这3个“Q”外,戴尅戎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秘籍。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资深院士邱蔚六在评价戴尅戎时曾经说过:“他具有执着的敬业精神,耕耘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洞察科技前沿,始终坚持理、工、医结合研究方向的创新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戴尅戎在凤凰山脚的铁路工地医院工作时,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就能独立给病人开腹、剖宫、动产钳,甚至开颅。遇到与他血型相同的病人需要输血时,他会立即放下手术刀,伸出胳膊,一输就是400毫升,然后又重新上台继续手术。

     

        正是这种精神,“文革”结束后,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作为医院治疗骨病的“光杆司令”,三年如一日,与另一位进修生一起白天黑夜轮流值班,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直至九院建成独立的骨科。

     

        正是这种精神,2008年汶川地震时,戴尅戎冒着余震的危险,三度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第一次作为卫生部直接派出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在灾区连续工作9天,指导和组织救治较重伤员。第二次随上海救援队再赴灾区。嗣后,为了伤员的康复治疗又第三次奔赴灾区。

     

        正是这种精神,2007年至2012年的5年期间,戴尅戎冒着手术失败的危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后果,两次为北京航天二院的患者庄杨进行髋关节松解手术。手术成功了,他却谦虚地说“没有他的信任,我什么也干不了。”为了表示感谢,2013年,在戴尅戎79岁生日时,庄杨特地送来了99朵康乃馨。

     

        正是这种精神,戴尅戎努力捕捉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将国外与国内的骨科技术相结合,医学与多学科高新技术相结合,骨科与理工相结合以及发明创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骨科难关。1978年,在九院候诊大厅与上海钢铁研究所一位工程师的一次邂逅,戴尅戎了解到一种用于宇宙飞船的金属材料具有“记忆功能”。他当即决定,与对方共同合作,将这种金属用于医学。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发明了蜚声海内外的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

     

        正是这种精神,戴尅戎至今仍活跃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他始终以上医的校训“正谊明道”和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为座右铭,每天坚持工作8小时,从不间断。这些年,戴尅戎先后培养了22名硕士生、69名博士生和11名博士后。

     

        当然,南模和上医打下的扎实基础,基层工地医院的艰苦磨炼,慈父戴天右的言传身教,贤妻余秋痕的默默支持,表弟钟南山的相互鼓励以及医院团队的合作氛围……这一切都为戴尅戎在成功的天平上添上了重要砝码。

     

        2004年3月,戴尅戎在自己的母校——南洋模范中学讲演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公爵因为偶然的出身而成为公爵,而贝多芬是靠自己成为贝多芬的。”

     

        回顾80年的风风雨雨、80年的坎坷曲折,我们可以说:他,戴尅戎,也是靠自己成为戴尅戎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