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历史钩沉

    记载一段鲜活历史

    柴念东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23日   12 版)
    柴德赓手札书奉陈援庵(1948年)

        《青峰草堂师友墨缘》选录了柴德赓一首诗的手札,书法当然无可挑剔,美不胜收。但细读其诗的意境,深解其历史的背景,更使后人折服诗人深刻的爱国情怀。

        癸未年三月二十一日(1943年4月25日),正直暮春,是北平赏牡丹花卉季节。崇效寺牡丹时为京城重要景致,柴德赓邀约友人陈君善、牟小东前往广安门白纸坊的崇效寺观赏牡丹,并寻访《青松红杏图》。

        崇效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历经五代、宋、元、明几个朝代,到清朝时已经开始衰败,唯有每年春季赏牡丹为一盛事。崇效寺又因藏有著名《青松红杏图》图卷而闻名遐迩。

        明末,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与清军战于辽宁杏山及松山两役,终被清军所败,1642年投降于清军。洪承畴手下一将军不愿投降,遁离军队,后隐居河北盘山青沟寺,削发为僧,法号智朴。1644年清军入关,统治了华夏,智朴和尚为表达对那两场战役惨烈死去战友的怀念,绘制了一幅图卷以寄托。据民国陈宗蕃《燕都丛考》记载,该图“一老僧凭松而立,苍枝蚪亘,红杏夹之,一沙弥手执一芝立其下”。其中青松、红杏隐指松山、杏山,以寓亡国之痛。此图后经辗转落户于京城崇效寺,从此成为崇效寺镇寺之宝。清代文学家王士祯首见图卷,深为震动,题写“青松红杏图”五字于图,由此得名。

        清震均《天咫偶闻》中记载:“《青松红杏》卷子,题者已如牛腰。相传僧拙庵本明末逃将,祝发于盘山,此图感松山杏山之败而作也。其图画一老僧趺坐,上则松荫云垂,下则杏英霞艳。首有王象晋序,后题以竹垞(朱彝尊)、渔洋(王士祯)冠其首,续题者几千人,亦大观也。”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崇效寺古刹遭劫;《青松红杏图》流入琉璃厂书肆,被书画鉴藏家杨寿枢购得,并保存了十年,于1910年完璧归赵,赠还与崇效寺。时有诗赞云杨,一时成为佳话传颂。

        1949年后,崇效寺辟为白纸坊小学校舍。时北京市宗教管理部门要求把原崇效寺珍藏的《青松红杏图》等图卷送交到民政部门,从此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青松红杏图》下落的记载。一个流传有序,饱经沧桑,充满无数爱国志士诗集的图卷就淹没了。

        千年古刹彻底毁于我们的时代,三百年流传名画失于当今的时代,倍感痛心疾首。

        我们回看柴德赓的诗:

        “癸未年三月卄一日,游崇效寺,观《红杏青松图》。

        萧寺风流迹已陈,我来犹及见遗珍。牡丹系马诚衰世,长卷题诗又几人?

        千地风烟僧渐老,一灯香火佛难亲。细思三百年间事,转眼沧桑到甲申。”

        柴先生为何称之为《红杏青松图》?究其由,从时间顺序上,杏山战役在先(1615年),松山战役于后(1642年)。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柴先生作了修订。

        诗中柴德赓描述了“萧寺”“遗珍”“牡丹”“长卷”这些闻名遐迩的掌故,但已经是“渐老”“难亲”。但可欣慰的是,柴先生见到了《青松红杏图》,想必在其长卷上题写了即兴之作的诗句。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细思”自1644年(即“甲申”)以来近三百年的“沧桑”,“转眼”中国处在日寇铁蹄之下,人民痛苦不堪,将士浴血疆场,民族面临危亡。这一切如同三百年前的时空再现,李自成进京,推翻明王朝,吴三桂引清兵平定闯王,多尔衮进北京,顺治入关。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如同再现,作为一个深知历史变迁的史学家,一个热爱自己民族的华夏后人,怎能不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爱国豪情自图卷,民族精神留诗篇。

        柴德赓的诗篇也在其友人中得到反响,当时著名文学家顾随先生和诗一首:

        “晚时丧乱似梁陈,遗迹流传尚见珍。一张画图能阅世,数丛花木更宜人。

        题诗萧寺惟君健,论史雄文与古亲。戎马关山迷古路,燕居且漫共甲申。”

        “晚时丧乱”“遗迹流传”“题诗萧寺”“论史雄文”,顾先生用妙笔勾画出共同心声与感慨,回到当今“戎马关山”“燕居且漫”,期待又一个“甲申”。这里“甲申”成为翻天覆地的代名词。时隔两年,日寇投降,“一张画图能阅世,数丛花木更宜人”。

        今天,我们虽然不能亲访历经沧桑的“萧寺”,不能亲睹那充满神奇色彩的《青松红杏图》,不能读到千人书写过的书法及诗歌“长卷”,但还是可以从历史的文集中找到精彩片言。读柴先生和顾先生的诗句,也能体会他们深深的爱国情怀,而国学的魅力就在于文史大家记载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