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城 市

    从不浓妆艳抹的都城

    汪嘉波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9日   12 版)
    比什凯克的妇女参加妇女节活动

        对追求“宜居标准”的人来说,比什凯克具有不小的诱惑力。它不大不小,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它不冷不热,冬天最低气温零下5℃,夏季25℃算是最高气温;它阳光明媚,终年日照长达322天,海拔平均近800米;它绿色宜居,除了12平方公里的环城林带,市区内还有43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

        从比什凯克到莫斯科探亲的大学生艾娃说,莫斯科太大、太冷、太缺少温情,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家乡那座风光秀美的山城。艾娃的母亲虽说是吉尔吉斯人,但她长年在莫斯科工作,拥有俄罗斯国籍,并主张让女儿也尽快成为俄罗斯公民。艾娃来莫斯科正是为了办理移民手续,可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山城”比什凯克才是最美、最好、最可爱的大城。

        艾娃对家乡的眷恋固然有“月是故乡明”的成分,但从选择宜居之地的角度而言,她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比什凯克或许真的有诱惑一类人的独特原因。当年记者在中亚工作时,每年都要去那里小住一段时间,因此更能体会艾娃的心境。移居莫斯科固然是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选择,但放弃比什凯克其实等于放弃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山色堂皇壮美,空气洁净宜人,等待挖掘的是历史典故和人文背景的厚重。从眼下情景来看,比什凯克还不能算是旅游度假胜地,但这并不妨碍它天然的宜居本色。它显然不是妖娆艳丽、珠光宝气的大都会,但也不是平庸混浊、毫无动人之处的小城镇。比什凯克朴实无华,自然纯净,是一座住起来很舒服的城市。城市要有好风景,但城市毕竟不是艺术品。这是一座工业相当发达的城市,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毛纺制品都是它的强项,文教和科研机构规模相对来说也十分惊人。

        比什凯克最诱人的亮点是距它不远处的伊塞克湖。有人说唐代诗人李白和岑参都曾在自己的七言诗中描绘过伊塞克湖的美景。回想当年在湖中畅游的经历,清澈见底的湖水至今历历在目。伊塞克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湖,周边天然温泉密布,终年不冻,是名副其实的“暖湖”,即吉语伊塞克。

        城市因人而美丽,比伊塞克湖更引人关注的是比什凯克的居民。除51%的吉尔吉斯人,城市居民中还有20%的俄罗斯人和占总人口29%的乌克兰、乌兹别克、德国、韩国几十个民族的百姓。这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特色背景。对人的尊重,对各式各样人的尊重,显示了这座城市的胸怀和包容。从阿拉善广场上民族英雄玛纳斯骑着骏马的雕像,到俄罗斯文豪高尔基、吉尔吉斯作家艾特马托夫及反映二战时的“英雄母亲”人物雕塑作品,外来游客肯定会注意到,在遍布城市广场、公园和街道上的众多露天艺术品当中,人物雕塑永远是主角。他们是历史记忆,更是民族之魂。他们栩栩如生地面对这座城市和城中的居民,表达着文化的凝聚力和超越时空的永恒。

        对于众多中亚名城而言,比什凯克堪称“苏联文明”的城建标本,也可以说是苏联城市建筑博物馆。街道、建筑、公园、话剧院、歌剧院、芭蕾舞剧院、规模宏大的国立图书馆和十几座博物馆无不贴满苏联制造的标签。“苏联文明”的基础是俄罗斯文明,因此,俄罗斯因素是决定比什凯克外在和内在气质的关键。在这个俄罗斯人曾经多于吉族人的城市里,以俄语为基础的俄罗斯因素至今随处可见。苏联解体以来,亲美的政治力量不断试图引导民众倒向西方价值观,为此不惜大搞街头革命,制造社会动乱。然而,俄罗斯元素在吉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很难被吉亲西方势力挖断。相反,靠卖能源发财的俄罗斯,不仅在政治上与吉政府亲如一家,而且在经济上也动作敏捷,似乎已经买断了吉尔吉斯斯坦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比什凯克也有中国因素。15年前,有关李白的诞生地——比什凯克以西60公里的托克马克古城附近的碎叶,记者是不可以随便书写的,原因是怕给“中国威胁论”制造者提供炮弹。现在看来,那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事实上,从苏联解体至今,中吉两国关系一直保持睦邻友好状态。在外国友人赠送的礼物当中,让记者最感珍贵的是时任吉国总统阿卡耶夫送给记者的一顶吉尔吉斯传统毡帽。阿卡耶夫接受记者采访时,完全不摆架子,如同大学教授一样,与记者同坐在一个沙发上交谈。如今,他倡导的丝绸之路计划正在中吉两国政府的努力下变为现实。随着吉尔吉斯人民对中国的认知越来越全面,中国元素也开始在比什凯克的大街小巷出现。从中国餐馆、中国市场到邓小平街、孔子学院,比什凯克人的日子开始与中国息息相关。

        提起比什凯克,记者会联想起汉代外交官张骞。酷爱家乡的艾娃说,她与记者一样,也相信当年由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将由今天的比什凯克人、中亚各国民众和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建设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本报记者 汪嘉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