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的报告文学《赶考——西柏坡感思》,以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的鲜明主题,深刻揭示了“人民是永恒的江山,群众是永恒的考官”这一道理。
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党中央在西柏坡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从土改、决战到胜利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用多个章节和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材料,用文学的笔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几千年农民第一次翻身的历史画卷。作品另一个着力点是写战争,把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观描写得活灵活现。战争与命运,可以写一部百万字的巨著,而作者仅用了短短五千字就写得如此明白、透彻、过瘾。从作品的逻辑清晰地看到,土改决定了战略决战的必胜,战略决战的胜利决定了整个解放战争的必胜。因此,“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进京“赶考”已成历史的必然。
在整个作品大气磅礴、一泻千里的气势中,我感到作者有着更多的柔肠和细腻。当写到“鱼儿与水”这一节时,便达到了顶峰。战争残酷使人惊心动魄,鱼水深情令人眼含热泪。作品从更深的层面挖掘了战争胜利的根源——党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割不断的血肉联系。作者五进西柏坡,深入采访,寻找历史的信息和蛛丝马迹,做到“传奇”而不“虚构”,真实生动而绝不“涂脂抹粉”,写得动人、感人,用作者的话说是写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颇具传奇性”的但却是真实的“有据可查,人证俱全”的故事。
比如,1948年春天的一个晌午,村民刘永久和儿子正在地里种谷子。朱德路过这里,便提出要帮他们拉耧。刘永久知道这是“工校”的“朱校董”。他连连摆手:“使不得,这是粗活儿,可不要闪了你们文化人的腰。”朱校董不由分说,熟练地把套绳搭到肩上,迈开有力的步子,一连拉了七八个来回。干了一阵儿,朱校董的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便坐在地头,一边用袖管擦汗,一边捧起主人的水罐,满满地倒了一碗,猛猛地喝下去。那一年,朱德62岁。
这些故事昭示,党和群众是一种生死相依、血肉联系的鱼水关系。鱼是永远也不能离开水的。水里没有鱼,水还是水,而鱼离开了水,只能是死鱼。所以党要永远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为了人民。党对人民的依靠是无条件的,人民对党的信任是有条件的。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历史的经验告诫共产党人,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好,事业就发展就顺利,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受到损害,事业就遭受挫折。由此,可以说:党群关系好,如鱼得水;党群关系差,如鱼缺水;党群关系恶化,如鱼离水。
赶考的警钟就是“两个务必”,其本质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人要做在水中游的鱼。共产党要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
《赶考》表明,全党要有忧患意识,要有担当精神,敢于打破“周期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正能量。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了一节“永远的赶考”,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是“赶考”;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是“赶考”;江山永固,建设人民幸福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的“赶考”。只要全党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赶考”精神,满怀信心地去迎接一个个新的“赶考”,就一定会成功。这就是“鱼儿与水”的必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