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

    传媒与社会

    倾听“遛脑”的绝唱

    王君超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7日   12 版)
    “遛脑” 吴之如绘

        茶余饭后,将禁锢家中的宠物带出去放风,是为“遛狗”“遛鸟”;闲暇之余,解放自己的双脚到乡间田野信步东西,是谓“遛达”。香江报人田炳信博士却有一句“口头禅”——“没事遛遛脑”。难道“脑”也可“遛”乎?

        及至读完他的获奖散文集《遛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发明的“遛脑”一词,就是抛弃固有的思维模式,给脑筋“松松绑”“放放风”,让“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人生识字糊涂始。”面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如果只知死读书而懒于思考,那么就有变成“死脑筋”的可能。在帕斯卡尔看来,“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思考使人不再脆弱和匍匐于权势的淫威之下。但是,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却说:“想要思考是一回事,有思考的才能则是另一回事。”从这方面来说,“遛脑”并不像“遛狗”“遛鸟”那么简单,要不,怎么会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西方谚语?

        庄子曾嘲笑那种“以有涯随无涯”的求知方法。对于“有涯”的人生和“无涯”的思考,作者在书中也发出类似感慨:“人生不过如此,你想明白了,老了;你想通了,死了。”为了破解这一魔咒,他将观察与思考融于每天的生活中,在“一字一解”中寻觅现实的隐喻。《遛脑》一书的开篇,即用63个字解码社会与人生。他还一反“看破不说破”的佛家之言,专门写了“一语道破”的章节,笔锋直指世道人心。

        作者“遛脑”有术,时而联想,时而反讽,时而质疑,时而作逆向之思,体现出一种批判取向的集成思维。他以天花板与地板的关系作比,来说明人要与欲望保持距离;他以邓小平“公务接待中有份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的说法为依据,讽刺当下公务招待中的“变戏法”:“不但有西红柿烧鸡蛋,还有鸡蛋烧西红柿、鸡蛋烧鸡蛋、西红柿烧西红柿。”

        他的这种批判性思维在书中是一以贯之的。他批假、批“装”、批谣言、批忽悠、批奢靡、批特权、批“马屁提案”,批信息爆炸与文化工业背景下的各种乱象,以及以讹传讹、指鹿为马在新闻领域的病态传播方式。有时,他更像那个直言“皇帝什么都没有穿”的小童,质疑那些似乎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

        作为一位曾被“新华体”浸润多年的传统媒体人,当田炳信邂逅微博,立即释放出无穷的“遛脑”活力,“微博”也成为他书中的一个热频词。“微博给每一堵墙装修了一个大大的喇叭。微博给黑夜镶嵌了满天繁星。微博给泥泞的沼泽地修筑了快车道。”“21世纪最伟大的词汇是微博。”他如此偏爱这种“新新媒体”,以至于《遛脑》全书的写法也采用了“微博体”。这使得该书呈现出“短小精悍、信手拈来、嬉笑怒骂、涉笔成趣”的话语风格。其思绪如风行水上,追求的是“自言自语是大自在”。他认为,“一个好‘围脖’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有庄语,有逸语,有清语,有趣语,有浅近语,不名一体……戒贪祛妄,屏虑释思,寄清净心,游欢喜地,言近旨远,辞简味长。”这里,他借用的是雍正《悦心集》序言的说法,也可看作他对《遛脑》一书写作风格的期许。

        布封有言:“风格即人。”也许因为田炳信生于大草原、长在敕勒川,从小习惯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由自在生活,因此落笔为文方能从心所欲,勾画一片天籁:“黄河跑一次调,大湖小湖都变成了激动的音符。”“我拎着西装,从内地到香港,走得吊儿郎当。我要瞥见一处大海,波涛万丈。”在昔日新华社同事的眼里,他不仅是位“发稿狂人”“九段侃手”,而且也是一位身披羊皮袄、腰佩蒙古刀,千里迢迢为分社同仁送去“救命粮”的热血汉子。知此背景而复读其文,更觉豪气满纸。

        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遛脑》一书接地气,有真意,不做作,可谓“遛脑”遛出了真境界。(王君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