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75岁学生在光明博客找到90岁老师

    “等您百岁时,学生再来为您祝寿”

    张晶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0日   10 版)
    2014年4月24日晚,陈赫(左)与汤懿德老师给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作演讲。 光明网记者 张晶摄

        “我不激动,我不激动……”2014年4月23日晚,在武汉理工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工宿舍里,75岁的中南大学退休教授陈赫一边嘴里念着“不激动”,一边紧紧地握着启蒙恩师汤懿德的手,久久放不下来。

     

        今年2月,陈赫通过光明博客偶然找到了自己的小学启蒙恩师汤懿德。时隔两个月后,受湖北网友之邀,陈赫偕夫人罗声求来到武汉,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作演讲,并登门拜访汤懿德老师,以语言和行动向青年学子们讲述这段延续了66年的师生情。

     

    一份66年后的“家庭作业”

     

        “老师,这是我交给您的作业,请您批改。”在汤懿德家中,陈赫刚一坐下,就从随身的袋子里拿出四本书。“这是我和爱人合著的书,是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案例合集,里面98%的内容都是我们俩原创的,您帮忙看看。”

     

        在90岁的汤懿德老师面前,75岁的陈赫仿佛还是当年那个“调皮而不捣蛋”的孩子,虔诚地奉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老师,您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90岁的人。”

     

        “不行,不行,老了,老了,全是‘假冒伪劣’产品。”汤老师指着自己的假牙和助听器,幽默地说。“不过,好在脑子还好使。”

     

        “还记得当年您教我们唱的那首歌吗?山那边哟好地方……”

     

        “一片稻田黄又黄……”

     

        陈赫刚起了个头儿,汤老师马上用长沙话跟着一起唱,一句词都没错。师生二人越唱越高兴,越唱声音越大。

     

        伴随着歌声,大家仿佛又回到了66年前——在长沙三一小学那个简陋的小操场上,年轻的女教师与学生们围坐一起,压低声音,偷偷地唱革命进步歌曲。

     

    一首寄情桃李的赠诗

     

        4月23日上午,得知学生陈赫要来,汤老师和92岁的老伴丁老师特地去买了香蕉、芒果、苹果、菠萝等水果,摆了满满一茶几。

     

        从记者这儿了解到学生的近况后,汤老师欣慰地说:“陈赫75岁了,还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奔走,值得学习。”

     

        在陈赫到来之前,擅长诗词的汤老师还写了一首诗赠予学生——“后浪催前势更遒,春秋桃李遍神州。与君同作园丁颂,共喜耕耘到白头。”

     

        “其实,我对陈赫的印象并不深。没想到60多年了,他还记得我。”谈起这次意外的重聚,汤老师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教过的学生太多了,不是每个人都记得。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都记得我。”

     

        汤老师告诉记者,曾经有在美国的学生辗转获得自己儿子的e-mail后,发来邮件说:“你妈妈的微笑现在还留在我的记忆中。等我回国了,一定要去看望汤老师。”

     

        得知记者来自光明网,汤老师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如果没有光明博客,我和学生不可能有机会重逢。”虽然患有较严重的白内障,而且也不太会使用博客这些“新玩意儿”,但汤老师还是会时不时地去光明网上“逛逛”,看看新闻,读读博客。“前几天,我在光明网上看到学生陈漱渝的那篇文章了,写得很好。”

     

    一段感人至深的杏坛佳话

     

        4月24日晚,武汉理工大学工会楼上的小礼堂里,陈赫教授给青年学子们作了一场题为“有诗不做半边人”的演讲。

     

        演讲开始前,陈赫深深地向恩师汤懿德鞠了一个躬,然后开始讲述这段发生在66年前,后因光明博客而得以重续的师生情。

     

        大屏幕上不停闪过陈赫和汤懿德老师的旧照片、互赠的诗词,还有陈赫与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的诗歌唱和……在场学子无不被这段感人至深的师生情所打动。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陈教授和汤老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老师。我回去就给老师打电话。”陈赫与汤懿德老师的故事勾起了一位青年学子对自己老师的美好回忆。

     

        “尽管汤老师只是偶尔代代我们的课,可是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都深深留下了汤老师的印记。”陈赫说,不管相处时间长短,好的老师都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而这些正面影响又会通过学生去影响更多的人。

     

        3天的武汉之旅结束了。临走前,陈赫对汤老师承诺:“老师,等您百岁时,学生再来为您祝寿。”(光明网记者 张 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