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5月7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50年前在第6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上首演的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50年后在第31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上再展风采。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日前在沪开幕,50年常演不衰的《白毛女》连演两天,这一纪念演出唤起了大家对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成为对“上海之春”自创办以来坚持力推新人新作宗旨的有力注脚。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告诉记者,作为“洋为中用”的芭蕾典范,《白毛女》曾先后在国内外演出1700余场。
走过54年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舞蹈节,也是上海标志性的文化艺术品牌。54年来,“上海之春”始终将扶持、推出新人新作作为宗旨。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等一大批优秀作品从这个平台走出。朱践耳、吕其明、何占豪、俞丽拿、闵慧芬等一大批在“上海之春”崭露头角的文艺工作者,如今声誉日隆。本届音乐节组织安排了9场新人新作音乐会,积极创新新人新作的演出形式。“海上新梦新作品专场音乐会”至今成功举办七届,已经成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展示优秀原创作品的重要平台。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发挥扶持和推介新人新作的功能,从本届音乐节起,“上海之春”恢复专项评奖机制,设立“优秀新人表演奖”和“优秀原创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