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文化观就是对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文化学说的灵魂理念和核心要件。因而,文化观的先进与否不仅是其与其他不同文化学说的原则分野,而且直接决定着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以最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阐明了他们的文化观与传统的“观念的历史叙述”的文化史观的原则界限,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先进文化道路。具体说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文化观。西方传统文化观共有的局限在于:先把人的真实性先天预设为某种无条件的存在,再以此为根据研究人的文化和历史,这就决定了他们文化理论的根本立场最终只能是文化史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观念不过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由此,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西方传统文化观的精神自我生成、演化的逻辑,进而确立了分析和阐释文化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立场,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文化不过是人们实际生活过程的观念表达和精神体现。文化根植于社会生活原则的确立不但明确了与传统的文化史观的原则分野,而且开辟了唯物主义地理解文化的道路,实现了文化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人民本位的文化观。与以往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的文化观截然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的文化观。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这深切地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人民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生成道路是极其迂回曲折的,但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思想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对人的生存境遇终极关怀这条主线。循着这条主线,我们可以求解伟大理论确立之历史必然,也可以确证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人民本位的文化观。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观。在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许多昔日灿若星辰的文化学说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如今早已成为尘封的历史。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开辟的先进文化道路经历了160余年的风雨历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不仅是马克思的墓志铭,更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实践精神的精辟写照。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理论基础的,实践不断发展的本性内在地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必然处于不断生成状态。由此之故,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以无产阶级解放为价值旨归的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关切人类生存境遇的理论自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境遇下,它必然成为反映无产阶级解放的阶级意识的思想体系。他们认为,作为阶级意识的文化在本质上无非是阶级经济利益与政治要求在观念上的反映和理论表达。资产阶级文化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在观念与现实颠倒的基础上,以“价值中立”的面貌赋予本阶级文化以普遍性、永恒性的外观,是“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因而,无产阶级必须提升自身的阶级意识,去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遮蔽,弄明白“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并通过变革现存的社会生活来实现自身的解放。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与无产阶级及其解放血脉相连,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文化观。
第五,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的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所开辟的文化道路不仅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是辩证法的。马克思指出,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阐明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批判性不仅指向外在世界,也指向自身,即以批判精神对待他们所做出的结论。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的研究纠正了原有的欧洲文化初期源自东方的结论;恩格斯晚年承认对于青年们的“经济决定论”误读有“同样的过错”,提出了意识形态相对性问题和经济、政治、文化交互作用论。这种辩证思维方式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革命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主要特征,也是其先进性的重要表征。
尽管当今时代的主题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依然行驶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换的途中,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理论所表征的时代。进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所开辟的先进文化道路依然显示出宽广的发展前景。因而,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开辟的先进文化道路,并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鲜活的时代内涵,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