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土耳其又有13处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对申请作出评估。倘若这些遗迹顺利进入名单,土耳其在世界遗产名录上的景点数将上升到54个。
土耳其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境内有将近2700处历史遗址和41000多个文物发现。2012年,土耳其进入世界十大旅游国家行列。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长切里克说:“我们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土耳其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国际范围的认识度;另一方面努力增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土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遗产对于全人类来说都非常珍贵。”
对于世界遗产保护的话题,切里克部长特别谈到了土耳其在这一领域的独到之处。他说,首先,土耳其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观光做到了合二为一,产生了巨大合力;其次,在对世界遗产的修复问题上,土耳其保持了民族个性中渗透出的坚持与倔强。
在很多国家,文化和旅游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体系,因此两者的配合互动经常受到官僚主义的影响。而土耳其则直接以旅游为出发点,将文化和旅游这两个部门合二为一,成立文化与旅游部。这样就直接发挥了世界遗产的经济效益。由于文化与旅游统筹管理,土耳其早已将其世界遗产,以企业营销的模式来经营管理。文化与旅游部以世界遗产为核心,发展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并且整合了餐饮、旅馆与交通系统的资源,形成一个方便又人性化的文化旅游体系。在此基础上,土耳其众多的文化遗产票价就大幅降低。著名的蓝色清真寺不收取门票,地下水宫的门票也只卖5里拉(约合13元人民币),而全国最贵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门票也只卖到25里拉(约合65元人民币)。低廉的票价当然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良性循环就自然形成了。
土耳其相当恪守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原则。在土耳其境内,绝不存在所谓臆测性的文物修复,各项维修也普遍应用与原遗迹不同的颜色或材料。多数被破坏的遗迹都尽量采用最少的干预来修复和维护,基本上保存了遗迹的现状,如有修复也会新旧分明。在土耳其,没有全面修复或原址重建的遗迹。这样做虽然无法展示遗迹最辉煌时的雄伟壮观,但却向人类展示了其对历史的忠诚。
另外,土耳其对遗迹的修复工作精益求精。修复和维护的工人们不受工期的限制,而是怀着对遗迹和历史的敬畏,全身心投入,力争将遗迹修复到最好。记者第一次游览圣索菲亚大教堂时,其正在进行内部修复,因此参观未能尽兴。不过,一位在土居住多年的朋友告诉记者,十余年来,他数十次参观大教堂,从未看到过没有在修复中的大教堂。
世界遗产的经营与开发是土耳其的一大亮点。土耳其历史遗迹与商业行为和谐共融,适度且多样。文化和旅游部在大多数遗产周边开设了多家文化产品销售中心,贩卖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包括翻译成不同语言的景点书籍、明信片、光盘、海报、装饰品和服装等。与此同时,土还开设了一大批遗产主题餐厅和相关配套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在土遗迹景点购物或餐饮均是平价,并不宰客。有时,甚至在促销时可以买到比外面市场便宜得多的商品。餐饮更是便宜。这也是土旅游产业良性循环的重要一环。
再看土遗产周边的细节,创意美观的识别系统和专业的导游系统都为土遗产增色不少。在土耳其,遗迹的指示标识在几十公里外就可发现,同时也是遗迹所在城市的创意亮点。遗迹的识别标志设计细腻而美观,随着土耳其旅游业的发展,识别系统也日益演变为多国语言共同呈现的状态。另外,土耳其有令人赞许的导游系统,在每个世界遗产周边,都有一群专业的导游团队,他们分为各个语种,都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解说内容正确而丰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历史维护,文化与旅游必然要统筹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文化遗产有效地经营管理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相互促进的。能否更加有效地经营文化遗产才是关键所在。土耳其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方面取得的成就,有诸多值得我借鉴、思考之处。
截至2013年6月,共有世界遗产981项。土耳其目前共有11处世界遗产(38个景点)和13处预备遗产。
(本报安卡拉5月2日电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