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01日 星期四

    传统美德与民族认同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王尧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01日   07 版)

        我今年87岁了,没干别的活,主要是研究西藏。我读过苏叔阳主编的《西藏读本》,很佩服。现在他主编的《中国美德读本》这本新书,挖掘普通人、小事情中蕴含着的中国美德,更是举重若轻。

        我想着重谈谈《木兰从军的故事》这一篇。这个故事来源于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木兰辞》,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的故事首先表现的是忠君,现在可以理解为忠于国家。其次是孝亲,花木兰的父亲作为一个退伍军人,因为战争要回到部队。他的年纪大了,应该儿子去参军。可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只有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来救急。忠君和孝亲这两个当时主要的道德观念,她都具备,在人格上是了不起的。

        这个故事还牵扯到一个问题,花木兰的君主称为“可汗”,既然是可汗,就不是汉人。可汗是当时北方民族的首领,简称就是汗,比如后来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汗。这个故事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王朝。魏孝文帝主张汉化,他认为在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北方中国,鲜卑人作为统治者要想站得住脚,要想让王朝长治久安,学习汉语文很重要,因此规定朝廷讨论问题都要讲汉语,不许讲胡语。当时胡汉的交往很多,花木兰可能是胡人的后代,可能是汉化了的胡人,也可能是胡化了的汉人。既然这样,那么花木兰的道德标准就代表了一种民族认同。《木兰辞》强调民族认同,就是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这种精神非常重要。

        清朝的赵藩在成都做知府的时候,在供奉诸葛亮的武侯祠,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四川有藏族、彝族、瑶族等西南少数民族聚居,让这些少数民族真正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不能用武力,而是要获得精神上的认同。他提醒后人,政策要符合当时的形势,过宽过严都不行。这些话直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费孝通先生一生做社会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他对这个对联又有所补充,就是他为民族工作最后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民族都有好的东西,要相互尊重各自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让这些优秀的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共同开放绚丽的花朵,实现“天下大同”。费老先生2005年故去了,但他生前留下十六个字,非常有特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