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王朝体制与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

    杨瑞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30日   14 版)

        秦汉以来,一套以皇权为核心、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王朝体制逐渐形成,为古代中国奠定了基本政治制度格局。至近代在外力冲击下解体,这套体制已在中国绵延了2000余年,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制度性要素,也是中国文化赖以成长的基本政治生态,其细部随王朝兴替而屡有调整更新,但基本内核和整体间架保持相对稳定,到明清时期其具体形式和内容更趋成熟完善,因而能够实现对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长期治理。府县作为整个王朝体制链条上的中下环节,具有沟通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功能,也直接决定了整体运作效果。

     

     

        所谓“府县”,特指明清省级以下,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包括与县同级的散州)。制度的设计和运作以帝都为中心,既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以同心圆形式向周缘延展,又自上而下、逐级逐层建构起一套复杂的垂直系统。在中古社会历史条件下,华北作为“畿辅”之区与王朝政治中心空间距离最近,双方发生联系相对便捷频密,所受影响相应超过地理方位较远区域。鉴于此,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对于全面深化认识中国王朝体制乃至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总体历史具有非凡意义。

     

        “华北”称谓出现颇为晚近,带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意义的分际,约略相当于今河北全境、山东西部、山西东部以及京津所辖地域范围。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府县行政调整是中国整个地方制度演进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不仅包括府州县自身,也包括其运作机制以及官民互动的各种变化,同时与区域环境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大量实证研究,系统梳理明清华北地区府县演进的整体历史,能够立体再现明清华北府县的历史图像与文化景观。

     

        从整体看,明清华北府县同为整个王朝体制之一环,而各地自然、历史与社会文化条件相差悬殊,一定程度形成区域内各府县间以及区域间府县之差异。秦汉以降,中国即以相对少量行政人员,借助府县实现了对广土众民的长期治理,这在世界范围内应属罕见。以明清华北府县为典范,为探究这套体系建立和运作之谜提供了一把有效钥匙,通过比较研究明清华北府县空间分布情况,以史实重现其行政运作机制,评估其行政效能及影响,来揭示府县设置与运转的常态与变相。

     

        从体制的垂直性来看,府县处于整个王朝体制的中下端,与朝廷相距遥远,与基层社会距离最近、联系最密,处于枢纽位置,因而成为整个体制链条上极为重要一环。从明以来,政府对基层社会的管控力不断强化,政治权力呈现逐步下移态势。以府县为核心的考察恰好将官府与民间、国家与社会相互链接,贯通考察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对基层社会之作用,以及基层社会之反作用,进而深入探讨府县在整个王朝体制构筑中的作用、影响及互动影响,从而建构明清政治与社会文化的整体历史。

     

        府县文献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丰富内涵,保留了府县历史信息和基层社会场景。在正史与方志之外,留存大量府州县官以及相关人士档案、文集、书札、日记、碑刻、谱牒以及各种民间文书,对其进行系统化整理、爬梳和研究,可以显现明清华北府县历史文化演变情形。一般认为,县是历史上变动最小的政权单位,如果放开视野将明清打通来看,发现稳定只是相对而言,变则是不变的历史法则。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华北府县文献,能够在重建史实基础上,梳理出府县因地因事而设、因时因势而变的历史脉络。

     

     

        在研究范式上,将府县放到一个适度的历史时空中,对其进行有限但又是全面开放的综合分析和总体透视。具体而言,就是要突破府县既有研究和书写范式,从中观史学视角,对府县历史文化进行总体性研究。考察时间断限上,选取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趋于烂熟并逐渐步入大转型时期——明清两代;研究区域上,从华北入手,专注于府县制度运作和变动及其与文化地理演变之关系,由此能够开展建构其“有限的总体史”的探索。这种研究虽以中观史学为取径,但又较好地兼顾到对历史进程的总体性把握,孜孜以求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超越单纯宏大叙事和微观细描可能带来的各种偏颇,实现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统一。

     

        在中观史学视阈下,全面建构并系统阐释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内涵及演进,梳理华北区域历史文化的渊源与流变,以及层累演化中整体与局部、守常与权变、共性与个性等关系,从而探寻其在历史发展总脉络与大格局中的位置与作用。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关照典章内外人事纠葛与府县政治实际运作的关联,既要考察典章制度因人、事而立,又因人、事而变的动态演化;既要描述文本中的制度常态,更要考析制度执行中的变形,以及两者间显隐转换,显现王朝体制中下端的实际运作,以此解析王朝体制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因缘。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以专题形式对明清华北地区府县演进与文化地理、行政运作机制和效能以及与基层社会的互动等展开深入研究,具体可通过两大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总体性研究,即探讨府县自身演进历史,以及府县变动与区域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揭示明清地方行政系统在整个王朝体制构建中、在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通过研究华北区域文化地理版图、形式与内容,展现其文化地理空间分布、结构形态及变动,凸显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与王朝体制以及文化地理变动之间错综复杂关系,阐释自然区、行政区、文化区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考察华北各地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民间崇拜等各项文化要素的渊源、演变与特征,揭示华北府县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与多元融合性,深化认识其文化地理的基本格局和内在特质。

     

        第二层面,从史料分析和实证角度,全面梳理作为国家政治运行末端府县的行政运作机制及其与基层社会的关联与互动,考察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侧重典章制度与具体人事相结合,借此深入探究整个王朝体制的建构与实际运作。它可以分为两个专题:一是明清华北府县行政运作机制及其效能;二是明清华北府县与民间社会之互动。在研究路径上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为厘清府县行政运作机制与整个王朝体制以及中国传统社会之关系另辟蹊径。

     

     

        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需要兼容并包地鉴取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清理府县文献,首先需要充分运用文献学中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和搜罗,力争竭泽而渔,再对其进行认真爬梳和反复研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行政管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等学科理论,分析明清华北地区文化地理分布格局,阐释府县行政运作及规律,解析府县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微观实证研究与宏观理论分析相得益彰,共同建构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总体历史,从而探求其内在特点与规律。

     

        特别是要引入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注重比较研究方法。将定量分析的方法贯彻于府县历史演进和人口变动研究,使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更趋客观化。明清华北地区在自然、人文与社会政治等方面虽有一定区域共性,但区域内差异也十分明显,通过横向比较区域内和区域间自然人文景观、府县分布与运作以及与基层社会关系,考察同一历史事物或现象在地方性的实际面貌,以显现其本体差异或其变异;同时考察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段的变化,以探寻其演进的脉络和主线。

     

        还必须深入田野,走进历史现场,对华北地区府县内自然地理、语言、民族、留存文献、文学艺术、民风民俗、建筑等,分步骤、划区域实地考察,“直接观察”或访求石碑、家谱、民间私藏等实物与文献,访谈当地知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增进了解华北府县历史文化实貌,也为整体研究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揭橥开放而多元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突破分科治史套路,把府县政制研究局限于政治史、制度史或思想史框架内作法,构建明清华北府县历史文化的总体历史。

     

        总之,明清华北府县历史文化研究,融历史性与现实性、学术性与社会性为一体。它将为历史学、文化学、建筑学等学科教学和科研提供必要参考。考察府县与民间社会互动,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可为现代社会治理的科学化,进而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历史借鉴。全面梳理华北地区府县文化景观的成长和样式,展现区域内建筑艺术、雕塑、绘画、装饰、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戏曲、民间文学、饮食、服饰、建筑园林等文化布局,将为当下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助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与专题数据库建设”〔13&ZD091〕成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