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论坛

    用核心价值观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孙来斌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30日   13 版)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先后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对它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丰富了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内涵。

        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不仅需要物质意义上的家园,而且需要精神意义上的家园。物质意义上的家园,能给人遮风挡雨、提供饮食起居之所,而精神意义上的家园则给人以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从社会角度来看,精神家园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且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手段而言,精神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早已引起思想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精神因素的制约。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阐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受到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的促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精神力量的推动。就目的而言,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因素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虽然略显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因为人存在的根本意义只有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解释,即如其所言:“人不仅生存着,而且知道自己生存着。”

        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在物质上不能贫困,在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的民族。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可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多方面的内涵,精神上的强大、文化上的复兴,无疑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自己的精神家园,仰韶文化、诸子百家、秦砖汉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并以此为重要的精神文化滋养,形成了突出的中华文化优势,给中华儿女以情感呵护、精神支撑,使我们的国家虽历经磨难却屹立不倒。实现文化复兴,决非简单地再现昔日的文化样态,因为复兴不等于复古,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精神上的强大,绝不意味着孤芳自赏、妄自尊大,主要体现为民族凝聚力、精神创造力的强大。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自觉、自信。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动力,尤其离不开精神感召力、文化助推力。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筑牢固的精神家园,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而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的支撑。从世界上看,美国二百多年的建国强国史,在一定意义上说,既是其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史,也是其以此为价值支撑的文化形成发展史。在个性、自由、变化、竞争等美国核心价值观念的支撑下,形成了以街头篮球、好莱坞电影、快餐连锁等为代表,以多元、包容、新奇等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美国文化,催生了以“拥有一套房子、一辆车子、一只狗子”为主要家庭目标的美国梦。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精神家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它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和核心内容,并为中华民族成员所广泛认知、高度认同,如“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等。这些稳定因素和核心内容,构成中华文化的历史血脉、核心观念。正是在它们的支撑作用下,形成了血脉相连、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涵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底蕴。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之旅,犹如人之登山,离山顶愈近,愈需要重振气力,愈需要精神支撑。当前,正处于距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历史关节点,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既因发展取得的成就而具有梦想未来美好生活的充足底气,也因发展中的问题而产生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此时,我们尤其需要凝神聚气,尤其需要精神家园的呵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筑而言,也有一些基本的遵循,应该坚持承继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

        其一,承继传统。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一般来看,现代性乃是由传统性发展而来,现代化实质上就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传统不单指过去存在的东西,传统文化就体现在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深或浅、或隐或显地发挥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启示,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在今天,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只有以此为根基,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其二,立足当代。其根本点在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积极回应中华民族当下的精神诉求。改革开放既带来了社会物质领域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了社会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植根于小农经济、被世代中国人作为精神依托的传统道德观念,遭受现代工业文明大潮的严重冲击;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提倡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遭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主义、逐利原则的严重冲击;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下的社会文化领域,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遭受各种西方思潮涌入的严重冲击。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在既有的文化价值体系遭受严重冲击之时,未能及时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令人信服的文化价值体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许多人内心深处笼罩着一种在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放逐者意识,并由此陷入难以名状的精神焦虑之中;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决不能任精神“焦虑症”、“软骨病”流行。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念,它难免比较抽象,要获得大众认知、认同,就必须将其还原成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东西,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其三,面向未来。当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情况下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需要有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着力将其发扬光大,也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敢于和善于学习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光明的未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例如,德国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造就了德国产品的高质美誉。如果我们学会了德国人的这种精神,“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构建面向未来的精神家园,不仅要给我们在当下以幸福感、满足感,而且要给我们以超越当下、超越个体的归属感、希望感。因此,这就尤其需要全民族共同理想的引导。就此而论,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必须突出中国梦这一重要主题,因为它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代表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深刻揭示了个人幸福梦与民族复兴梦的辩证统一,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给全体中华儿女以巨大的精神激励。

        (作者系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首席专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