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瞰 教

    学什么知识最重要?

    靳晓燕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29日   14 版)

        作为母亲,李芸承认,自己总在孩子与老师之间荡来荡去。

     

        一直让她不解的是:孩子那么专注地喜欢看书,为什么上课就不好好听讲,排斥老师呢?老师要求的,孩子丝毫没有兴致;孩子喜欢的,并不会给他的学业带来回报。

     

        孩子是执拗的,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喜欢哲学、喜欢计算机、喜欢篮球、喜欢编曲、喜欢研究地铁。

     

        曾经因为奥数,孩子进入了重点中学;下一个,是物理,还是……能带孩子进入重点大学?到底学什么才重要呢?

     

    讲述:我可以不上高中吗?

     

    讲述者:李芸

     

        像着魔似的,在北京有名的大医院里不停地奔波,就是要验证孩子是否有多动症。但医院的诊断却是:孩子好好的,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倒是查出孩子的智商极高。

     

        我这才回想起孩子的不同之处:3岁半时,大为常常拿出计算器玩,有时间就问我,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到图书大厦买书,5岁时,选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书籍看。还没上小学,我找来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卷子,他却都能答对。对他来说最大的惩罚就是不能看课外书,没有书看,他就会哇哇大哭。大为喜欢看书,看科学方面的,而且自认为元素周期表比童话书有趣得多。但他却不怎么和人交往,有些孤独,也不那么柔和,老师、学生总觉得他有点儿怪。

     

        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我去接孩子,发现队伍里头没有自己的孩子。我猜,准是又被老师留下来补作业改错了。和门卫好说歹说,总算进到教室。果然,孩子在教室里受训斥。

     

        老师说,大为12天都没有做作业了。时间太晚了,我向老师求情,这才把孩子放走。后来,我得知孩子当天考了100分,但还是被老师训斥。老师认为不管考得怎么样,作业必须完成,没有例外。

     

        在孩子心里——老师不喜欢我,和我无关。作为家长,我很无奈,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老师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差学生!”一句话,让我无处藏身。

     

        我也知道孩子的想法,他认为小学那些东西太简单,不屑于学,对学校的学习有点儿排斥。

     

        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学校的东西。他说看过一篇报道,说学校里学的东西到社会上就没用了。孩子的想法比较偏激,还问我:“我可以不上高中吗?”

     

        我举了比尔·盖茨的例子,告诉他如果能上哈佛的话,那他就可以选择辍学了。

     

        在小学那几年,我们是很没尊严地过来的。只有数学老师认可他——期末复习,数学老师会让他准备东西,做PPT给全班同学复习。其实,他就是一个小助教了。

     

        小时候,他是受欺负的类型。在四年级的时候,他展现出来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开始受到同学崇拜,大家给了他“20万个为什么”的外号,还公选他在学校电视台与科学家对话。

     

        我曾托人向一位来北京讲学的美国教授求教:孩子有数学天赋,怎么培养他?那位美国教授说:不要刻意培养,只要你不压抑它,迟早会迸发出来,并达到很高的成就,但应当多在音乐、体育、生活方面加以培养。

     

        在四年级之前,我也主要是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还比较喜欢音乐、体育。学过几年钢琴和声乐,后来因为学习任务就中断了。

     

        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正式学习奥数课程,5升6时进入占坑班。后来,点招进入中学数学实验班。但他不刻苦,不严谨,最好的成绩也就是迎春杯二等奖。他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机器人,还获过机器人创新大赛一等奖。

     

        在小升初那会儿,大家都在争拿各种证书,但是他除了一个数学证外,其他什么都没用。六年级时他不想学英语要学篮球。到了初中,各种比赛多了,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时间错不开,我想让他参加物理竞赛,觉得如果在物理竞赛上获奖,会对他用处更大。可孩子说:“我就是为计算机而生的。”没办法,我们也就随孩子选择了计算机竞赛。

     

        现在,他又喜欢上了哲学。我真担心他将来从事与哲学相关的工作。他却说,人生的幸福指数不在于赚钱的多少。

     

    解析:让孩子认识自己是谁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 李亦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讨论过21世纪什么知识最重要,关于人自身的知识最重要,知道自己是谁,知道什么是社会、民族以及整个人类,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手段。

     

        大为妈妈的认识与孩子本身有较大出入,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孩子现在可能认为自己有兴趣学的就行,这一点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有更多的认识。如何引导和理解这些特长,家长对孩子有过多的忧虑。孩子有特长和弱项,但家长有时候忧虑得过早,背后价值理念的错位问题会更大些。

     

        比较国内学生和外国的学生,发现国外学生在创新比赛上没有功利性。没有任何的奖励,但是他就冲着自己的兴趣去干。这就是内部动机,不需要外部的激励。

     

        在国内,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没有自我的顺从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老师和家长们没有那个能力和理念去教育小孩,没法理解孩子这样的想法。

     

    教育贵在谋“道”

     

    北京市海淀社会大课堂主任 吕文清

     

        什么知识最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的理解和关注还不够。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不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个性,从而掐断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教育贵在谋“道”,这个“道”首先是思想,凡是大的时代变革都是思想先行。福田讲,一个民族崛起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崛起,然后是制度层面,再就是器物层面。说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成启蒙,主要是指思想层面,我们还不知道要什么。其次是精神的拓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体验、改造。这是生命品质的体现。再就是思维和方法,这是理解力的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世界、理解事物、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些都是对的。但这个“知识”是完整意义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完整地理解“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我们多关注了事实性知识,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信息,形不成对事物的理解,更谈不上应用和创造。如果我们的学生每天被一些杂乱的信息压着,大脑会短路,学习没动力,人生不幸福,也出不来人才。

     

        我们的教育不但需要行为态度的修正,更需要思想观念的补养。变革深处是制度,发展高处是文化。不用精神支柱来协和,不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而把学生和老师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入了这个格局,“道”尚可“道”?

     

        当年陶行知先生谈“吃人的教育”用了“五个死”: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先生先死,学生学死,教育死导致国家死。感慨依然。且论当下教育总闪现“五个化”:结构劣化,功能窄化,作用弱化,精神矮化,个性退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多只着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虽方法日新,手段日多,花样日繁,但总有根浅魂少,神缺力乏之感。在此背景下,尤需瞄准靶心,力挽强弓。

     

        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多热于事实性知识,熟于考试测验,忙于大小活动,但往往不知道为谁而忙,没有给谋“道”以足够的关注,“失神弃魂”现象比比皆是。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点燃”,是“激发”,是辅导指导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唤醒他完全的意识和精神,点燃他自己人生心灯,激发他所有潜力和智能,帮助和指导他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组织和引导他积极地生活和为人处世,而主要不是什么“教”,什么“训”,什么“给”,更不是学店做简单贩卖知识的营生。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