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探寻文化根脉的时代表达

    作者:王丹彦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1日 14版)
    马年央视春晚照片。 CFP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要标识。综合考量2014年的春晚创作,并由此回顾近些年春晚的社会反响,可以发现,“守时代主流之正,续中华文化之新”始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守正出奇:让时代精神与多样审美互渗

     

        历届春晚的主创团队,都力求将“树国家形象、抒时代情怀、讲中国故事”的创作理念自然地融进精彩的舞台表演之中。可以说,春晚的舞台始终在追求传递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审美呈现,始终在探求使主流文化的“高站位”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多视角”契合的有效传播。

     

        新一届春晚以中国梦为中心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全新尝试。中国梦已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内心憧憬和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追求的凝练表达,因而,从不同维度、不同时空、不同视点立体深入地揭示中国梦的精髓内蕴并将其最广泛、最优化地进行传播,正是春晚这一极具包容性、整合性与昭示性的全民节日庆典的题中之义。在2014年春晚中,众多节目对于中国梦的艺术化解读与表现,生动形象地使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在观众中激发出强烈的内心共鸣,主流价值的自然引领与赏心悦目的舞台呈现有效地提振了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主旋律”精神。如,歌曲《我的中国梦》《我的要求不算高》等从普通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富强、社会和睦、生活幸福的美好憧憬,唱出了百姓内心深处的真实期许;歌曲《光荣与梦想》《天耀中华》等通过再现历史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前进步伐,艺术地诠释了中国梦的精神内涵,以大气磅礴的表现风格令无数观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昭德抑违:让传统美德与人文情怀贯通

     

        历届春晚总是力求将民族传统中最敏感、最感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给予艺术化呈现,从而撩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才使得几乎每年的春晚都会产生一些风行大江南北的歌曲和流行语。无须列举30年来春晚所衍生出的无数经典桥段、流行风尚乃至文化现象,单从最近的2014年春晚中便可见一斑:用至浓亲情打动人心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小品中“人倒了还能扶,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等台词,或呼唤真情,或劝德向善,或抚慰心灵,或宣泄内心,都在广大百姓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共振。

     

        从在社会上流传度极广的春晚节目不难看出,真正能与百姓产生共鸣的情感不是虚无缥缈、无病呻吟、小情小怨的,而是浸润着泥土芳香的至情至性、折射着道德力量的真情实感、彰显着文脉精神的大情大义。为此,春晚主创者们一方面要依靠有胆有识的仰观俯察,另一方面更要在贴近中探求有效引领的审美方式,从而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人文情怀、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时代表述。

     

        以往春晚中,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昭示“真善美”的节目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针砭时弊、讽喻现实、昭德扬善的相声、小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如《五官争功》《虎口遐想》等不一而足。刚刚过去的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扰民了您》《我就是这么个人》《人到礼到》,相声《说你什么好》都真实描摹了社会小人物的心态,刻画了普通人的生活,并且将一些社会焦点话题巧妙地融入其中,不着痕迹地实现着对人们人生信念、思想境界的提升引领。可以说,用讽刺劝喻的方式,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呼唤人间真情、提炼生活真味、启迪社会真知,已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最美亮色。

     

    兼收并蓄:让民族元素与世界语言融合

     

        随着国际关系日益紧密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作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春晚现已不再只是“中国的春晚”,从某种程度而言已成为“世界的春晚”。民族美学精粹的全球化彰显、国际审美元素的适当融入,自然应当在每年一度的晚会中得到凸显。2014年春晚于此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京剧《同光十三绝》、创意武术《剑心书韵》、歌曲《卷珠帘》、舞蹈《万马奔腾》、杂技《梦蝶》等均通过现代美学眼光与国际新技术手段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运用不同的艺术元素向全世界表达出中华民族崇德、自强、包容、贵和等精神品质,在使全球范围内亿万观众心旷神怡的同时也令人信服地传达出晚会创作团队的民族文化自信。运用新颖的混搭方式凸显中外元素交融的新奇创意更是可圈可点:苏菲·玛索和刘欢在适逢“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唱起了委婉动听的法国经典民歌《玫瑰人生》;郎朗、雪儿与克罗地亚的“魔杰二人组”合作的器乐表演《野蜂飞舞》将钢琴和大提琴等乐器融为一体,让观众如痴如醉;由匈牙利Attraction舞团表演的创意舞蹈《符号中国》通过身体造型来表现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妙趣横生,使人耳目一新。这些外来文化因子的艺术植入,不仅把春晚舞台装扮得更加绚烂多姿,而且昭示了当代中国的强大文化包容力和创新力。

     

        民族元素代表着民族的印记,但是如何让它被接受、被更多人欣赏?如何使民族性不与世界性相隔阂?必须要有开放的、共通的桥梁手段——一种世界语言。世界语言与其说是一种沟通方式和传播渠道,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的“走出去”并不是依靠文化产品的简单输出或视听符号的低层次拼贴,而是要依靠创作主体的高度文化自觉、深度文化认知与广度文化眼界。春晚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交流平台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应当大有可为!

     

        (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