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新闻背后:塞罕坝之歌

    罗自文 王倩文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9日   07 版)
    塞罕坝建场初期进行良种选育。 资料照片
    瞭望员通过化雪的方式维持生活用水。 本报记者 王国平摄
    塞罕坝秋色 本报通讯员 张欣摄

        编者按 3月18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塞罕坝之歌——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对塞罕坝几代人在严寒沙地筑造绿色屏障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全面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本刊今日特别策划推出专题,邀请王国平、周洪双两位记者讲述现场采访背后的故事和感悟,特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罗自文副教授对报道进行点评,同时摘发青年读者王倩文的来信,敬请关注。

     

    【专家点评】

     

    千锤万凿出深山多重聚焦成佳作

     

    罗自文

     

        通讯是新闻报道的重武器,往往聚焦于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从而体现社会脉搏和时代旋律。也正因为通讯承担了如此重要的宣传任务,往往导致写作上的程式化、内容上的宣教化、效果上的敬而远之。《塞罕坝之歌——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这篇来自深山的通讯,关注当代的生态环保现实,通过记者扎实的采访,讲述了一段传奇的造林故事,折射出胸怀家国、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勾勒出美丽中国的践行之路。

     

        聚焦造林传奇,弘扬时代精神

     

        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和环境保护成为时代话题,这些宏大的主题不是通过响亮口号和泛泛说教就能深入人心的。《塞罕坝之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聚焦塞罕坝人的接力造林传奇,巧妙地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幸福梦想等主题融合起来,不仅让读者透过塞罕坝看到了美丽中国,而且从朴实的塞罕坝人身上感受了艰苦奋斗的中国精神,可谓选题精当,立意深远。

     

        深入细致采访,精心凝练素材

     

        好新闻七分采来三分写。将近6千字的长篇通讯,3组12个人物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众多的统计数据,一句句朴实却感人的话语,52年的跨度,从历史到现实,从塞罕坝到北京……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没有长期的关注与调查,不可能掌握这些丰富而厚重的新闻素材。“1984年冬,大雪封山,怀孕7个月的妻子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肚子不小心被重重地硌了一下,瘫倒在地。他当即向场部求救,但是风雪太猛烈了,直到15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孩子只活了一天半,夭亡了。”这段话虽短,但是浓缩了很多准确的事实,无论是“1984年冬”“怀孕7个月”“15个小时后”“只活了一天半”这些时间要素,还是“刷洗水缸”“肚子被硌”“风雪太猛”等事件要素,都比较具体和准确,这是道听途说和想当然写不出来的。在写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时,记者使用了“冰甲将军”和“砖石进被窝”两个情节,尽管简短,但却生动地描绘了创业初期的恶劣环境和艰难生活状况,让读者印象深刻。

     

        聚焦鲜活细节,描绘感动人物

     

        人物通讯主要通过叙述和描写来反映新闻人物。《塞罕坝之歌》的人物刻画没有“高大全”,有的只是“平(平凡)、朴(朴素)、实(实在)”,使读者感觉他们就是自己身边的普通林场工作者。尽管通讯不短,但是笔墨分配给12个人物,描写每个人物的文字都不能太长,因此精心挑选细节,聚焦令读者感动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讯在叙述向塞罕坝托付了梦想和人生的曹国刚时,主要叙述了他的心愿和遗憾,也正因为这样简洁和清晰的聚焦,使得“临死难瞑目”的细节感人至深。

     

        长篇通讯《塞罕坝之歌》除上述特点外,还大量采用修辞,语言生动,很注意行文间的起承转合、流畅叙述。从编辑部的编辑角度来看,版面编辑非常重视视觉形象的设计和传播,通过配图配评论,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塞罕坝地理位置、创业艰难状况以及主要人物的具体感知,而且通过编排实现了多重对照,美化了版面,运用多种编辑手段进一步增强了稿件的视觉吸引力。

     

        当然,本组报道后期如能借助新媒体更新、拓展、可视化地延伸、放大报道,与报纸和读者形成持续互动,则“塞罕坝之歌”必定会传遍中国,响彻华夏大地。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主任)

     

    【网友声音】

     

        @“阳光谷”:系列报道以三代塞罕坝务林人的平凡故事为视角,讲述了“变荒原为林海的人间奇迹”,真实感人,点赞!

     

        @“青丘”:作为塞罕坝故事的聆听者,谢谢报道带给我的感动。从塞罕坝人的造林纪实延伸到“把塞罕坝的精神传播到每个行业”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担当。

     

        @“来自何方”:从长篇通讯讲述塞罕坝的绿色崛起,到评论文章“把塞罕坝的精神传播到每个行业”,再到“塞罕坝——梦开始的地方”等一系列后续报道,层次递进,正是因为有光明日报的持续关注与跟进,才会掀起“塞罕坝”热,让我们将视线更多地投向那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他们的故事才最生动传神!

     

        @“过客易天”:正能量!人工林虽然不如天然林,但是总比没有好。只要人类不破坏,时间一定能够让山里长出天然林。光明网赵婧整理

     

    【读者来信】

     

    学习“塞罕坝精神”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 王倩文

     

        “塞罕坝精神”是一座富矿、一盏明灯、一面旗帜,不仅仅是林业人的典范,更是我们所有人的标杆。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一名应届毕业生、一名90后青年,更要立志学习“塞罕坝精神”。

     

        一是学习他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要在思想上牢牢树立这个观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进取、不懈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实干创业的崇高品质。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是学习他们不畏困难、科学求实的拼搏精神。梦在心中,路在脚下,青年应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同时也应该有着求新思变、敢破敢立、敢闯敢试的创新思维,努力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

     

        四是学习他们生态和谐、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每个人都应当对环境保护担起一份责任,为美丽的环境、和谐的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坚持绿色生活、低碳生活。让我们的锦绣河山焕发勃勃生机,让生态文明的步伐在“美丽中国”的旷世画卷上铿锵前行。

     

        学习“塞罕坝精神”,要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上,用切实的行动来描绘中国梦蓝图。阅读完这组报道,我第一时间发给同学,我想的是,要让“塞罕坝精神”的火种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中深深扎根。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