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8日 星期五

    荐 读

    电影之魅

    王田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8日   15 版)
    电影《老无所依》剧照
    电影《血色将至》海报
    电影《黑暗骑士》剧照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本月16日开幕,中国电影市场又一波热浪来袭。

     

        《偷心影记》作者王田说,电影,就像一位性感的情人,在永不熄灭的激情中,偷走我们的心。《绝美之城》里的作家写道:“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大美。”电影,或许就是那座永远在诱惑我们进入其中的“绝美之城”。本期节选《偷心影记》中关于几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随笔,以飨读者。

     

    影界奇迹科恩兄弟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

     

        30年,15部电影,科恩兄弟代表着电影界的某种不可能:完全由自己规划的导演生涯,保留最终剪辑权,游走在独立电影与片厂体制之间但不属于任何一个。2008年,最大的风头被他们抢去,《老无所依》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奖。想象一下,他们不喜抛头露面的天性,将如何面对世界最大的名利场?

     

        有个小故事要讲。十几年前,他们的《冰血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奖,还有Roderick Jaynes的最佳剪辑提名。但是,没人见过Jaynes这个人。据称他是一个来自英国霍夫、上了年纪的资深剪辑师,有一次住在科恩祖父家,曾为英国喜剧工作过——只是那几部片名没一个能查到……人们开始寻找Jaynes。

     

        诡计上演了:科恩兄弟捣蛋地计划,派一个家伙伪装成Jaynes去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但是自从1973年马龙·白兰度派了一个印第安原住民小女孩代为领奖后,代理人领奖就被禁止了。科恩兄弟不得不老实交代:这位剪辑师其实是他们两人的一个化名,因对获得太多荣誉感到尴尬,所以凭空虚构了一个名字。而这位Roderick Jaynes先生,从此剪辑了所有的科恩电影——这就是科恩剪辑师的双重生活。

     

        《老无所依》不是那一年最成功的商业电影,却是那一年最受赞誉的电影。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所激起的恐惧、所表现的荒凉世界如此独一无二,从而为它赢得了一致的赞美。这是20世纪最受尊敬的文学对某种特殊行为方式的哲学化处理。加缪那本公认的世纪小说《局外人》在流行文化中、硬汉侦探的学术讨论中常被提及,而它则被《老无所依》重新赋予了活力。

     

    大师将至

     

        《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

     

        (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

     

        为什么小说和戏剧中的伟大形象总是像谜一样诱惑着我们?比如哈姆雷特和蒙娜丽莎。他们都有一种神秘的天性。而第一个具有这种神秘天性的卓越电影形象,也许就是《血色将至》里的丹尼尔·普莱德。这个石油大亨如此晦涩,他引诱了我们的好奇心,却留给我们一个类似哈姆雷特的问题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的谜。但是这个谜,却值得我们跋涉大量晦涩,去探寻一个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揭晓的答案。

     

        本片为经典叙事贡献了一种稀有的新的表现方式:放弃成为一部情节驱动的情节剧,选择成为一部性格研究剧。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是戏剧家,不是心理分析家,他只给我们呈现事实以及事实所产生的影响,而不是探究事实发生所仰赖的人物心理根源。丹尼尔如此令人费解,并且缺失揭开其神秘面纱的线索——没有雪橇,没有留下哪怕一枝玫瑰花蕾,换句话说,影片里没有任何值得追溯的神秘符号,只有一个被伤害的男人碎片般的回忆,一个可能不是兄弟的兄弟的记忆,一个不是儿子的儿子的怨恨。尝试进入丹尼尔,几乎是不可能的。

     

        偏巧两人都叫丹尼尔,丹尼尔·戴·刘易斯扮演丹尼尔·普莱德——瘦而结实,长柄镰刀式的身体,脸上有着邪恶的胡子和阴郁的表情;说话时,轻轻放低下巴,黑色的眼睛里跳跃着欢喜,夹带着沙质而饱满的口音。安德森用一种不同于我们今天所习惯的声调写作对话,那是一种强度加大的拘谨、清晰和精准,带着19世纪的轻微戏剧性。这些对话完美地抓住了西部美国人的简略雄辩,化为丹尼尔厚颜无耻的宣言式演讲。迥异于约翰·韦恩等明星留给世人的牛仔形象,刘易斯为电影史贡献了一个全新的西部牛仔:一个复杂的、晦涩的、又有着某种优雅的牛仔。

     

    干吗那么严肃?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如果你见过克里斯托弗·诺兰,那么或许你很难明白他为什么会创造出小丑希斯·莱杰这个形象。这位年轻英俊的英国导演,如今在好莱坞过着富足宁静的生活,与剧作家弟弟和制片人妻子一起工作,一切被自如掌控。他有着爱德华时代的老派时尚——西装外套、浆洗挺括的白衬衫和精致的袖针。他最怕的是生命不在掌控之中;他永远装着两本护照,一本英国的,一本美国的。我们揣测,他谨慎的服装与护照,是对秩序的心理需求的外化表现。他把自己最极端的恐惧赋予了小丑莱杰,那是一种对意志丧失、心理失控、变态疯狂的恐惧。

     

        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部电影既斩获票房又成为文化现象。《黑暗骑士》不仅跻身10亿元俱乐部,还在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的英文缩写)评分上将雄居榜首多年的《教父》拉下马。它的票房构成很有趣:女性观众人数差不多等同于男性观众人数,25岁以下的观众人数差不多等同于25岁以上的观众人数。它到底碰触了哪根文化神经而大热天下?在今天看来,无政府主义与混乱是和平世界面对的最大恐怖,《黑暗骑士》生逢其时地描摹了这个大时代特征。阐释家可以轻易地为它抹上政治色彩:“小丑”就是恐怖分子,是电影里的本·拉登;电脑跟踪系统进入歌谭城的每一部手机,不是像极了某国所采取的“完全信息计划”吗?《黑暗骑士》早于斯诺登讲述了这个故事。

     

        然而,如果没有希斯·莱杰近乎癫狂的表演,恐怕也没有《黑暗骑士》的票房神话。你无法把眼睛从小丑那里挪开,当他出现在银幕上时,你可能会忽略任何其他角色的存在;而当他不在银幕上时,你会觉得影片行进得如此漫长……希斯自由了。他催眠术般的表演引爆了市场,那是一种近乎可怕的深度表演,完美配合了诺兰的深度写作。他为这部电影提供了它所需要的某种奇异的、异想天开的成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足够令人信服的疯子。希斯与小丑,注定将不分彼此地走向不朽。

     

        王 田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电影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欧美类型片创作、电影批评等。CCTV电影频道《佳片有约》策划及影评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研究课题《新世纪欧美类型电影创作新趋势研究》,已出版电影随笔《城之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