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根植于爱

    ——记坚守村小15年的“最美江苏教育人”顾晨葵

    郑晋鸣 张曙光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6日   01 版)

        瘦小的身躯,白净的脸庞,一副镶边眼镜,这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乡村教师顾晨葵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个身高不足1.6米的女子,照亮了600多名农村孩子的求学路。在离家30多公里的偏僻村小,她一站就是15年;当被确诊为恶性骨巨细胞瘤时,她悄悄藏起诊断书,忍着剧痛站在讲台上。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奉献,对农村孩子无怨无悔的爱成为支撑她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留下来”

     

        1980年,顾晨葵出生在江都区吴桥镇长庄村——扬州一个偏僻的角落。顾晨葵从小就看到村里老师少,好老师更少,很多农村孩子因此失去了成才机会。当一名农村教师的梦想,在青年顾晨葵心里生根发芽。

     

        1999年,19岁的顾晨葵从高邮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吴桥镇万寿小学任教。获知消息的晚上,顾晨葵彻夜未眠。“有什么比如愿以偿更幸福呢?我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课时的场景,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怎么也睡不着。”顾晨葵说。可当第二天,顾晨葵来到万寿小学时,她傻眼了:

     

        “教学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普通平房,没有像样的课桌椅,操场是泥地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声朗读课文……倚着一扇教室门,顾晨葵一阵心酸,两股热泪顺着脸颊流下。

     

        “很多年轻老师看一眼这里的环境,就纷纷托关系转走了。”万寿小学校长万少华说,和顾晨葵同时期进校的,共有8名年轻教师,后来有7人陆续调到了城里、镇里,只有顾晨葵选择了留下。

     

        “我要把身躯和灵魂都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顾晨葵泛黄的日记里,记录着她早年的心迹。

     

        刚任教时,顾晨葵教一个班的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后来小学要开设英语课,顾晨葵就成了一名专职英语老师,包揽了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全部英语课。

     

        “4个年级,5个班,300多名学生,每天备四份课,一天上五六节课,她像个陀螺一样,一直不停地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转着。”同事蒋文龙老师说。

     

        “爸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又不识字,只有顾老师管我学习。”三年级的留守儿童杨悦说。

     

        “我一直都是跟班走,到现在已经送走了四届学生。”谈起自己教过的学生,顾晨葵很自豪,眼中闪着光,哪个孩子拿了区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哪个升入了重点高中,哪个考上了重点大学,她都一清二楚,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看到她教学成果优异,城里、镇里不少学校向顾晨葵抛出了橄榄枝,却都无一例外地被她拒绝了。2011年,万寿小学被调整为吴桥镇谢桥小学的一个教学点,只保留一到四年级,有人劝她:“走吧,万寿小学没多少人上了。”“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孩子在,我就要留下来。”她坚守自己最初的选择。

     

        3月26日下午,记者聆听了顾晨葵的一堂英语课。万寿小学变成教学点后,学生人数少了一大半,但这并没有影响顾晨葵的教学热情。为了上好这堂课,她专门折了一只千纸鹤,还准备了三个不同颜色的文具盒。在她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一个个高举着手,抢着回答。这堂课给记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任何事情都不能耽误学生学习,包括我的身体”

     

        长年投入村小教学,顾晨葵的交际圈变得很窄,直到2008年才经人介绍与来自丹阳的小伙子王国华结婚。

     

        正当顾晨葵享受着新婚甜蜜时,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2008年5月,顾晨葵被确诊为恶性骨巨细胞瘤,医生强烈建议她立即手术,否则,只要她一不留神摔了跤,就会导致终身残疾。

     

        接过诊断书,顾晨葵的手在颤抖,心在滴血。“我才28岁,学生们需要我,家人需要我,我怎么可以残疾?”

     

        “去做手术吧,医生说了,只要手术及时,就会没事的。”丈夫安慰她。

     

        沉默良久后,顾晨葵做了一个让家人惊讶的决定:把诊断书藏起来,就像从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现在正在江都中学上高三的帅孜文对这样一个场景记忆犹新:一天,顾老师一如既往地站在讲台前,绘声绘色地给大家上课,突然,她用手死死捂住右腿,脸色煞白,汗珠直下。“我当时只有六年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和班里其他同学一样,都吓坏了。”帅孜文回忆。“后来,大家知道顾老师生病了,校长带着我们劝她抓紧到医院做手术,可顾老师说,马上就要期末了,我想先把课教完。”

     

        “你这是在冒险,拖一天做手术,就多一份残疾的危险。”记者说。

     

        “我知道,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耽误学生学习,包括我的身体。临近期末,很难再找到代课老师,再说,即使有代课老师,学生们也未必能适应。”

     

        就这样,直到把新课全部教完,把复习资料给学生们准备好,顾晨葵才安心地接受手术。那次手术,顾晨葵的右腿股骨被剜去了三分之二。

     

        2009年春节后,不少家长向学校反映孩子不适应代课老师教学,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觉性下降。尚在康复阶段的顾晨葵听说后,不顾亲友劝说,硬是提前回到了三尺讲台。

     

        考虑到顾晨葵的身体状况,学校特地为她准备了一把椅子,可她却从来也没坐过,她说,坐着上课,后面的孩子就看不到她了。

     

        对于妻子的倔强,丈夫王国华十分心疼,但更理解她、支持她。妻子重返讲台时,王国华这个平日粗心的男人,像变了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顾晨葵。每天,都把妻子扶下楼,送到公交站台,直到顾晨葵上车坐稳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晚上回家,王国华无论再忙也要给妻子做腿部按摩。

     

        “上天把这么好的丈夫带到我身边,我很知足,也很感恩,而我回报的方式就是更认真地教书。”朴素的想法,让记者再一次对面前这位女子肃然起敬。我想,中国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光明的前途。

     

    “妈妈,我有点喜欢你了”

     

        人心是一架天平,挂念别人的时候多了,想着自己的时候自然就少了。顾晨葵就是这样一个人。

     

        忙着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顾晨葵天天围着学生转,很少有时间陪女儿小欣怡。早晨顾晨葵出门时,小欣怡还在酣睡中;晚上顾晨葵回到家,小欣怡又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小家伙已经快6岁了。

     

        村小的工资微薄,为了让女儿过得更好,2012年,丈夫王国华辞掉了在江都的工作,远赴新疆打工赚钱,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照顾小欣怡的只有顾晨葵年迈的婆婆。

     

        “你们夫妻俩一个全心扑在学校,一个远在新疆,欣怡就像个留守儿童,你要多陪陪她。”有人好心劝她。

     

        “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怎能不疼爱?只是,在万寿小学,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顾晨葵回答。

     

        直到有一次,顾晨葵带着女儿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游玩。到了游乐场,朋友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小欣怡却只是躲在一边,不敢上前,已经上幼儿园中班的她,连旋转木马都不敢坐。小欣怡那怯怯的眼神刺痛了顾晨葵。“作为一个母亲,我太不合格了!”由于右腿做过手术,顾晨葵不能长时间弯腰或蹲着,从女儿出生至今,她从没给女儿洗过澡,甚至很少抱女儿。

     

        前些天,婆婆有事回老家了,顾晨葵才不得不改变了自己上完课还要留在学校改作业、备课的习惯,早早回到家里。

     

        看着妈妈洗菜做饭,小欣怡像只欢快的小鸟,在顾晨葵周围转来转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又拿来水果,问妈妈吃不吃。

     

        晚上睡觉时,小欣怡趴在妈妈耳边,小声说:“妈妈,我有点喜欢你了。”顾晨葵心里咯噔一下,鼻子一酸,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

     

        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顾晨葵问女儿:“那你以前不喜欢妈妈吗?”

     

        “以前你都不陪我,这两天奶奶回老家了,我发现和你在一起也蛮好的。”女儿答道,顾晨葵紧紧地把女儿拥入怀中。

     

        今年3月,顾晨葵以网络得票第一的成绩,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最美江苏教育人”。

     

        “你怎样评价自己?”记者问。

     

        “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事。我的爱好不多,只想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留给学生们。”

     

        好人终有好报。去年9月底复查,顾晨葵原先手术部位填补的骨粉已经被吸收,新骨头也开始长出来了。医生告诉她,这样下去,复发的可能性很小。

     

        顾晨葵把满满的爱留给了村小的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奉献和忠诚。(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曙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