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

    金色大厅·600年新昌调腔重现舞台——

    且听古韵妙与忧

    曹继军 颜维琦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4日   07 版)
    《无常戏》剧照 资料图片
    《北西厢》剧照 资料图片
    《汉宫秋》剧照 资料图片

        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曾连夸调腔“妙绝”“又复妙绝”。4月12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迎来了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距今600多年的新昌调腔。难得一见的传统古戏,让观众饱览这一“最冷门剧种”的古韵遗风。

     

    最古声腔

     

        新昌调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别称或唯一遗音,被认为是“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腔和昆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剧目相当丰富,现存剧本有700多个,曲牌500多种,从南戏、北曲、永嘉杂剧,到余姚腔,都能找到调腔的影子。调腔剧目贯穿整个中国戏曲发展史,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新昌调腔剧团团长丁黎鸿告诉记者,调腔演唱风格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是“干唱”“帮腔”和“叠板”。它那“不托丝竹,以板助节;锣鼓帮扶,后场(乐队)帮接”的老南戏“干唱”形式在其他剧种比较少见。这次来上海演出的剧目包括宋杂剧的《调无常·送夜头》,元杂剧的《北西厢》《汉宫秋》以及明传奇的《牡丹亭》《关云长千里独行》等。这些都是新昌调腔中的传统古戏,但因为唱词比较深奥、表演样式又古朴,在剧团平时的下乡演出中一般观众都不太接受,所以也很少演出。

     

        丁黎鸿坦言,新昌调腔虽然剧本和曲谱保留较为完整,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传统古戏的影像资料,表演上失传的比较多。除了20世纪80年代末,章华琴老师留下一段《北西厢》的视频资料外,别无其他。此次带到上海来的几出戏中有些是去年复排出来的,其中如《汉宫秋·饯别》只存剧本、曲谱,连现在新昌调腔的传承人都没有看过戏是怎么演的,因而复排时在表演方面能依靠的只有少量的文字记载以及老艺人回忆当年听说过的一些内容,在调腔表演体系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来呈现。

     

    调腔之妙

     

        一曲道尽人间炎凉,10分钟的目连戏调腔《调无常·送夜头》中,“祭鬼”一段哑剧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无常“骂狗”把戏推到高潮,听者无不拍手称快。据介绍,调腔目连戏现存手抄本168出,可演三日三夜,为中元节庙会时上演的平安大戏。

     

        张岱《陶庵梦忆》曾言:“调腔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北西厢》曾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然因年岁久远,渐已消失于戏曲舞台,独调腔尚能演出《游寺》《请生》《赴宴》《拷红》四折,保留完整的手抄本及曲谱。在原著《北西厢·游寺》中,法聪仅为陪衬角色,而调腔本《游寺》强化了法聪的形象,增强了整台戏的喜剧色彩,充分印证了调腔“科白之妙”。

     

        明传奇调腔《关云长千里独行·封金挂印、灞桥挑袍》系调腔传统剧目,传承至今已500余年。全剧充满北曲风味,粗犷豪放,气势雄壮。有意思的是,戏曲舞台上一般把曹操塑造成反面人物,以白脸应工,调腔还曹操以历史真面目,认为曹操是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老生俊扮应工。《牡丹亭·入梦》一折,杜丽娘的表演不用折扇,水袖也没有抖袖的动作,别具特色。

     

        “我们之前断层得非常厉害。”丁黎鸿说,虽然新昌与越剧发源地嵊县同属绍兴,但调腔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与越剧的生存状况却大为不同。为参加2013年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戏曲节,新昌调腔剧团应主办方之邀,一共要演出5场,且要保证每场演出剧目不同。“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推动剧团加大编排力度,重新排了20个折子戏。”目前,新昌调腔剧团正筹划抢救一批珍贵史料,一方面给团内年轻的演员排戏,也希望对案头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恢复。

     

    古韵之忧

     

        “最古”“最冷门”,调腔“顶着”的这些“最”字也让丁黎鸿忧心。

     

        丁黎鸿告诉记者,民国时期,新昌调腔还处于相对较为兴盛的发展阶段,抗战爆发后,调腔的演出受到很大影响,剧团解散,老艺人纷纷离开谋新出路。到了1953年,专业的调腔剧团已经绝迹。为了不失传,国家又重新将这些老艺人召集起来。“三个老艺人在台上演《北西厢·游寺》,年纪加起来一共有200多岁。观众看到的是白头发的张生,满脸皱纹的崔莺莺……”丁黎鸿回忆说。1957年,调腔剧团首次开班招生,而整个“文革”期间,剧团只演《杜鹃山》这样的样板戏。到了1978年以后,剧团才开始重新排演传统戏目,新昌调腔开始迎来一个小阳春。

     

        在传统戏曲式微的20世纪90年代,新昌调腔也未能幸免。为了迎合市场,剧团一度兼演越剧,“白天走市场演越剧,晚上演调腔”,称为“一树二花”。结果,年轻演员在剧种之间频繁“穿越”,搞得演越剧不像越剧,演调腔不像调腔。

     

        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处境艰难的新昌调腔带来了转机。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剧团的正常演出也开始逐步恢复。但观众群出现了断层,剧种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据介绍,新昌调腔剧团去年一年演出近80场,但相当一部分是和其他剧种拼台,调腔单独演出的只有40多场,而其中在县级以上城市演出的只有13场。除了去年和今年在香港、上海的演出,新昌调腔剧团这些年的演出全都不售票,完全依靠包场,作为一个剧种而言,生存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显然也非长久之计。(本报上海4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