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同志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心里始终揣着一个梦想,他梦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出特色,他梦想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头,他梦想把所有大学生都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0日上午,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向“90后”学子们讲述了他眼中的王强。
王强生前是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从教20年,他把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追求;患病4年,他依然笔耕不辍,求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写出的专著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9月8日,王强英年早逝,年仅42岁。
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了解到王强的事迹,经过深入采访,完成了《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70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的长篇通讯,于2012年10月29日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此后,光明日报连续3天在头版报道王强的事迹,引发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王强也成为光明日报2012年推出的十大典型人物之一。2013年,王强被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
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由国家教育部、中共江苏省委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协办。上午8点半,英东学术会堂里座无虚席,王强的家人、同事、学生用朴实的语言,从不同侧面回顾了他短暂但华彩的人生。
成长春深情回忆了当年挑选王强到盐城师范学院任教的经历。他说:“20年前,我把王强带到了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阵地;20年后,王强用生命的坚守为我、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我采访报道孔繁森,被他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我采访报道徐洪刚,被他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所感动。而在我写过的所有典型人物中,王强最让我震撼。”郑晋鸣是一位有30年从业经历的资深记者。在他看来,王强是一个纯粹的人,这种纯粹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的崇高信仰。
江苏博事达(昆山)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万宝是王强的学生,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理想信念上,都得到过王强的真诚帮助。“王强老师教过的学生,不管在什么地区,不管在什么岗位,都继续接受他的指导,他既是我们学业的老师,也是我们人生的向导。我很难想象在没有王强老师的日子里,我的人生将会怎样度过。”陈万宝哽咽着说。
王强的妻子、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卫芳和大家分享了王强在医院里变病房为书房,与死神作最后较量的故事。“你的人生虽然已经谢幕,但你用生命和热血浇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花,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中绽放。作为你的亲人和同行,我决心在抚养好孩子的同时,继续完成你未竟的事业,让马克思主义之光流播四方,让生命之树长青!”孙卫芳的发言,赢得听众们热烈的掌声。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高度评价了王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并指出,向王强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传播者、执着求索者、坚定践行者和永远的守望者。
报告会结束后,听众们仍然沉浸在感动中。“王强老师的事迹,可以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概括。”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田牧羊说:“他对信仰的不懈追求,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学子发扬光大。”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洪森是“80后”教师。他表示,只有像王强那样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用,并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才能树立榜样,教好“90后”的学生。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王逸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