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

    文论之苑

    论新时期文学的可成长性

    张志忠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4日   13 版)

        新时期文学凸显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具有相当的可成长性。它从10年动乱的荒芜中挣脱出来,在民族大悲大喜的情感迸发中,以稚拙而勇猛的状态成长,从雨后春笋的遍地鲜嫩,到大树参天的宏伟壮观,开创了文学的全新局面。

     

        在此期间,文学历经成长变化的剧烈和艰辛,抱着不倦学习的心态,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展开对话。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心理嬗变的积极追随和摹写,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艺术表现力的探求,是其成长和变革的内在动力。求诸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史,这样的景观,确属罕见。

     

    在探索中更新自我

     

        莫言曾经说过:“尽管我的‘高密东北乡’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毫无共同之处,但我还是愿意坦率地承认我受过这位前辈作家的影响。我与福克纳有许多可比之处,我们都是农民出身,都不是勤奋的人,都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我与他的不同点更多。我想最重要的是福克纳的创作自始至终变化不大,他似乎一出道就成熟了,而我是一个晚熟的品种。晚熟的农作物多半是不良品种,晚熟的作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进一步阐述道,自己从事小说创作二十年,一直在努力地寻求变化。就像不愿意衰老一样,他也一直在抗拒自己的成熟。这种抗拒的努力,就使他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比较多彩的景观。

     

        另一位作家贾平凹,曾把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为“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和“冷静观世”三个阶段,以描述其不同时期的各自特性。后来他又借用禅宗的话语,把写作与人生的三种境界以三句话来概括。第一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又回归本初,但多了几分大彻大悟,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细检起来,一批穿越新时期文学历程而至今仍然活跃在文坛的作家,几乎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嬗变、不断更新自我中登上了各自的文学高地。莫言从《春夜雨霏霏》《红高粱》《丰乳肥臀》到《檀香刑》和《生死疲劳》,贾平凹从《满月儿》《浮躁》到《秦腔》和《带灯》,王安忆从《雨,沙沙沙……》《流逝》到《长恨歌》和《启蒙时代》,张炜从《一潭清水》《古船》到《九月寓言》和《你在高原》,他们在创作起步时几乎都是以稚嫩而清新的目光,表现新时期之初特有的理想气息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后来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新大潮,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洗礼,以及新世纪以来的经济腾飞,他们在持续的探索和变革中渐入佳境。

     

        这批作家的创作样式,也随之由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转向长篇小说,这不仅是文本篇幅的扩张,更是作家的才能,作家表现社会生活的思想和艺术的深度广度的巨大拓展。比他们年长的作家们,也有着同样的情形,王蒙从《布礼》《最宝贵的》对革命的无条件认同到《狂欢的季节》对革命与社会生活之关系的辨析,张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到《无字》对两性爱情的认知之迥别,不可以道里计。

     

    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作家的创作有不同的类型,鲁迅的《狂人日记》《药》,创作起点甚高,发表之后,立即被奉为经典;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甫一问世,就被誉为成熟的大树;张爱玲更是被人称为“她的好小说在24岁之前就已经写完”。他们其后的创作,仍然有扩展有变化,却未必说得出有从稚嫩到丰熟的成长轨迹。“庾信文章老更成”的现象也不乏其人,但能够形成整整一代作家的共同标识,却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新时期之初的文坛,刚刚打破为时甚久的自我禁锢和自我封圣,而处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正因为浩劫刚刚结束,亿万人的情感在压抑已久之后集中迸发,一呼百应,众口相传,才形成空前的文学热。但是,这个阶段的作家,不要说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了解甚少,就是讲起从古希腊悲剧作家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擘,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补课。这是时代使然,也增加了新时期文学的提升难度。因此,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世界文化、世界文学的信息爆炸和本土文化的重新发现,为新时期文学的变革创新,提供了加速剂和参照系。必须有一种追求真知的勇气,一个饕餮的胃口,才可能经得住乍然开禁后的饥不择食。莫言和同代作家,以空前热情和博大胸怀,拥抱中外文化的既有成果,迅即实现华丽转身,走出文学的扭曲偏畸,登上文学的高地。此谓天时。

     

        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变迁,是作家变革创新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节奏加快,频率变密,整个中国迫切需要寻找变革新路。人们在接受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的同时寻找中国道路,展现中国特色,在市场转型中调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在其交错运动中体验时代的断裂之剧痛和重生之艰辛,又在一次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突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剧烈而急骤的社会冲突和世事沧桑,给作家带来日新月异的感受,为其提供了足够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精彩瞬间。作家们也及时地领悟到了时代的丰厚馈赠,追踪这纷纭万状的现实,捕捉时代的魂魄。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使中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中国的作家与这个时代、与这个社会已经血肉相连。正如贾平凹所说:“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就是我们的命运。也就是说,我们是为这个时代、社会而生的,只能以手中的笔来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此谓地利。

     

        还有人和。莫言、贾平凹这一代的作家,大都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受到新中国初期的理想主义和浪漫精神的熏陶,分担过动乱年月的苦难和迷惘,也是改革开放时代最知感恩的受益者。对共和国曲折成长的在场和参与,对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段的完整体验和思索,得天而独厚,可遇而不可求。如古人诗云:“赋到沧桑句便工。”时代的缘由给他们造成教育缺失的普遍缺憾,却也促使他们在后来的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学习和追寻的热情,沐浴中外文化,在对时代和文学理想的不断调整和重构中,在对艺术表现力量的积聚和深化中,留下了与时俱进的坚实脚印。而且,作为同代人,他们表现出可贵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了良好的文学风气,也激励了彼此的创新竞赛。时至今日,他们正介乎五十而知天命和六十而耳顺的年纪,一方面是创作经验炉火纯青,一方面存有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他们源源不断地奉献着新作,不时地给人以惊喜。

     

    捕捉“新人”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讲到作家的主体性和可成长性,个中的奥秘所在,是作家如何感知和把握现实,进而出色地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现实,如何将现实生活转化为精神资源和文学创作成果,怎样“把质朴无华的红高粱酿造成为醇香扑鼻的高粱酒”。

     

        以莫言为例。他恰恰在这一重大命题面前,进行了杰出的回答,提供了自己的思考和诉说,也提供了有丰富启示性的创作案例。莫言个人的乡村生活经验,有非常惨痛的一面,如其自诉,少年时期的饥饿和孤独是他创作的两大根源。少年失学的痛苦,过早参加农村劳动、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带来的体力不支与精神压抑,严父管控下的父爱缺失,因为家庭成分是上中农而形成的政治压力等等,让他饱受痛楚。

     

        同时,他又在少年时期接受了多种文化的熏陶,有中学语文课本的阅读,有乡村间流传的各种文学读物,有民间的神话、传奇和民间戏曲,也在田野间展开与自然万物的对话交流,驰骋少年的想象。加上后来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经历,给他真正开启了通向文学高峰的路径。莫言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如何将个人体验和历史记忆、不羁想象和乡间传说、民族痛史和农民品格等博采广收,自铸伟词,在探索民族心灵史的同时,又对文学自身予以很大力度的变革和创新,以独特的个性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巴赫金在论述“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时说:这里的成长,不仅是指人物由少年生长为成年人的生命历程——这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经历的,不能看作是什么人的独特性,而是说,当一个人的成长中,恰逢历史变迁的重要节点,新旧时代的交替,新世界的成长,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也面临不断的选择和思索;这就是“人与世界一起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他已经不在一个时代的内部,而处于两个时代的交叉点,处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一转折寄寓于他身上,通过他来完成。他不得不成为前所未有的新人”。

     

        可以说,不但在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笔下写出了这样的“新人”与“新时代”共同成长的动人作品,作家自己也正是这样处于不断成长状态之中的“新人”。在与世界一起成长变化中,他们的创作动力持久,始终保持旺盛状态,源源不断地推出富有新变的、捕捉“新人”成长每一个足迹的作品。讲述“新人”,就是讲述作家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足迹。这也是新时期文学具有可成长性的最重要原因。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