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

    师品润笔墨

    陈文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3日   11 版)
    墨竹图(中国画) 陈玉囿

        1976年,年仅30岁、初中学历、一直在家务农的父亲陈玉圃被山东省曲阜师范学院聘请为大学讲师,这在当时的山东画坛,也是一个小小的轰动了。虽然父亲自幼爱画,也有点才气,但没有一些名师的指点,绝不可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6岁的时候,父亲去济南城里买宣纸,抱着纸在马路边走,对面有位先生喊他:“小孩,小孩。”这是黄芝亭先生,当时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作,他跑过马路问:“你买纸做什么呀?”“画画。”“哦,我也是画画的,要不要去我家坐坐?”就这样,黄先生把父亲领到了家里看画。他是画油画的,父亲不感兴趣,说自己还是喜欢画国画。于是,黄先生就问他:“你知道哪个画家啊?”父亲说:“听说山东画国画最好的是黑伯龙。”黄先生说:“也不能这么说,各有所长。不过,黑伯龙正好我认识,我可以带你去跟他学。”于是,父亲就这样结缘了画坛恩师黑伯龙先生。

        那时候父亲每个月走一天的路,到济南找黑先生指点绘画。黑老只是要求他临摹古人的作品,包括石涛、四王、唐寅到宋代名家。每次学生带来作品,都看得非常认真,并且和蔼有加,完全不因为对方是贫苦的农家子弟而存轻视之心。黑先生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黄宾虹、潘天寿等名家指教,其书画艺术潇洒飘逸,笔墨纵横,得其性情之真。他跟父亲说要学老师的老师才会有出息。这对父亲的艺术思想影响最大,到现在他也不支持“创新”这个说法,认为应该是“完善”,无论绘画还是人生,其实都是在不断完善对世界真知的认识。

        有一天,父亲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怎么用笔实在把握不住。黑老手边没有画纸,就在一个牛皮信封的背面上示范了几笔,画石头。父亲说当时就明白了运笔的方法,获得了突破。

        后来父亲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在广西我还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农村的孩子听说了父亲的名气,挑着被子和行囊要到家里学画,吓得妈妈赶紧给他找旅店,给了回家的路费,说:“我们一家五口还挤在房子里,你来了住哪儿?学画画不是做工,你可以画了以后请你老师看就可以了。”

        父亲后来从广西调到了南开大学任教,退休后在北京长期居住。一位父亲的老学生需要到北京来学画,说单位给了学费,想给父亲。父亲说:“以前黑先生教我画画,没有找我要过学费,我教你,为什么要学费呢?”陆续有几个学生在他的房子边租了房子,跟着学画。他们都像他的孩子一样,碰到了就一起吃饭,父亲也经常送东西给他们。这些学生也挺好,见了我都叫小哥,大家关系很融洽,到家也会帮忙干活。多少年了,有多少学生在家里吃过饭,都记不清楚了,但这种融洽的关系大概就是古代说的师生关系吧。

        庄子说:“薪尽,火传也。”其意大概在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