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新闻背后

    不一样的两会 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读者共话本报两会报道

    邓凯 刘文嘉 焦健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2日   07 版)
    光明网记者李丹(右)采访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本报记者张玉梅(左)采访全国政协委员王安忆。 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CFP

        编者按

     

        本报今年的两会报道,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以一系列新思路、新尝试,探索重大会议报道的新手法、新样式,在议题设置、版面编排、报网融合、改进文风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与突出了光明日报特色。自3月3日推出“两会特刊”以来,12天内共刊出106块两会报道版面,开辟两会专栏43个,刊发各类稿件743篇。“两会特刊”组合对话访谈、手记故事、通讯侧记、观点评论、图片图表等多种新闻体裁,以全景式、聚合式、主题化、专业化的整体面貎延伸与深化了本报的两会报道。本刊今天特邀本报两会报道组组长、国内政治部副主任邓凯以及刘文嘉、焦健两位上会记者讲述他们参与两会报道背后的故事,同时编发部分读者来信,与大家共同回味这次举世瞩目的两会带给我们的感动。

     

    说说报道组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邓凯

     

        今年两会报道,本报编委会决定将人大报道组与政协报道组合并为两会报道组,这是对延续十几年的两组分治模式进行的大动作。春节前,国内政治部薛冬主任对我说:“编委会决定让你负责两会报道组。”听完我有些发懵,准确地说是有些忐忑——让一个从没上过会的人领着几十号人搞报道,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压力归压力,活儿还是要干的。怎么办?老祖宗不是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吗?赶紧做好准备工作吧。我采取了最笨的办法,先是通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把习近平总书记自提出“中国梦”以来的重要讲话熟悉一遍。这样,国家大政方针基本了然于心,两会报道总基调也把住了脉。大局把握了,路径清晰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变成第一块铺路石。

     

        紧接着,我用一个礼拜的午休时间,研究了本报和兄弟报纸近年来的两会报道。我需要找到本报与兄弟报纸的比较优势,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在常规报道之外,突出本报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对比,我们在设计方案时更加注重如何在进行程式化报道的同时,尽可能地突出光明日报的教科文卫理特色和高端的知识品格。

     

        做完这两件事,心里稍稍有了底。设计具体选题也很顺畅。事实证明,两会期间的采访,基本上围绕报道手册上预先设计的选题,有条不紊地进行。

     

        旗子打出来了,赶紧招兵买马吧。编委会大力支持,各部门主任纷纷把精兵强将派出来,美其名曰“放在两会的熔炉里炼一炼”。报道组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可能在二十七八岁,据说是光明日报史上最年轻的报道团队。不少人第一次上会,完全没有经验。说实话,会前我非常担心,担心这些初次上会的年轻人,刚找到感觉,大会就要闭幕了。

     

        如何让新同学尽快进入状态?我们在上会前开了一个经验交流会,请上过会的记者,教教初次上会的年轻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要采访的代表委员,如何让代表委员开口,开口之后如何获取需要的内容,在采写一篇重要稿件时如何整合资源、合理调配,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等等。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不论对新同志还是老同志,帮助很大。其实,偷偷告诉你,受益最大的,是我。

     

        “战斗”打响了。我对初次上会记者的担心渐渐被惊喜所取代。他们在老记者的带领下,表现得生龙活虎。一篇篇精彩的报道掷了过来,经过编辑组悉心打磨,再由总编室或特刊组精美包装,很快,新鲜的美味出炉了。

     

        报道组整个两会期间没有开一次会。我们主要通过微信来联系。大家高度团结,通力协作。常常是一个选题通过微信发布出来,统稿的人振臂一呼,前来“献宝”的人一大片,把自己采访到的素材奉献出来。大家不计名利,提供素材的时候往前冲,报道署名的时候都往后躲,都觉得自己作的贡献分量不够。

     

        我们的年轻人很能吃苦。因为报社的车辆有限,有些记者负责采访的驻地很远,常常是坐地铁去。好不容易采访到代表委员,到饭点儿的时候,代表委员去吃饭了,我们的记者没有地方吃饭,就饿着肚子守在餐厅门口,等代表委员吃完了,截住他们接着采访。每天晚上,他们回到报社,虽然一身疲惫,但都会微笑着跟我说:“任务完成”,没有一个人跟我诉说他们吃过的苦。他们因为自己写出了精彩报道而倍感幸福,但我知道,每一个幸福面孔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在庸常的生活中,这些年轻人与其他人别无二致。但在两会这个平台上,他们一下子熠熠生辉。正如种子,放到锅里会成为食物,放到土里,就会生根发芽,就会郁郁葱葱。何东平总编辑在评价这些年轻人时用了一个词:后生可畏。

     

        从去年春天起,我和另外两位同事着手撰写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电视文献纪录片解说词。这张孕育在西柏坡的报纸,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这些辉煌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体——光明人。很多光明人走进了历史,但辉煌永镌在光明的史册上。当我看着报道组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突然想起了那一句题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

     

    两会不“含蓄”

     

    本报评论员、两会政协组记者 刘文嘉

     

        会议室的地毯柔软厚密,走上去安静无声;委员们的声调安稳平和,有时还要幽上一默。但不要据此以为政协小组讨论“一派祥和”,相反,小组发言的内容往往直接犀利、锋芒毕现,这让第一次上会的记者,比如我,微微吃惊。

     

        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具象化,它向国内国际展示出的是中国政治治理的一贯价值:平稳、安定、和谐。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对两会做过拟人化的比喻:它棱角柔和、老成持重,在矛盾和问题面前尽量保持一种积极却不焦躁、适当忧虑却胸有成竹的平衡感。但直到亲临现场才发现,两会上的交锋要比想象的激烈得多,“庙堂之上”的发言尺度并不逊于“江湖之远”的议论风生。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委员,曾自称“刺儿头”。2009年他首次做全体会议的大会发言,就直言“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已白了”。他每年用半年时间调研、撰写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3年,全国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得分始终在20多分徘徊。在面对面的采访中,我数次提及近两年分数增长较快的事实,他却一再诚恳强调,“还是差得太远了。”“满分是一百分啊!”“按这个速度难道要等百年?!”也许在中国改革的真问题上,任何“含蓄”都显得像矫饰。

     

        著名作家梁晓声委员,习惯蹙着眉心。作为常给本报撰文的作家,他拒绝了我请他拿着《光明日报》拍照的请求,因为“这样如同做广告”。但这个拒绝反而让气氛变得坦然,让接下来的谈话更实诚。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历十余年履职生涯,他提案中的“主人公”都是农民、农民工、留守儿童、城镇退休工人,基本没有文化圈的事。他直言不喜在政协会上提文学上的事儿,因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还讨论不过来呢。政协委员不能变成自己行业的利益代言人,“要有超界别的视野”——这是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借助同事、同行的报道和镜头,我看到了更多犀利的发言与辩论:关于个税起征点、公务员涨工资、房产税试点和立法,等等。会场内的交锋经由媒体传递,也带动了会场外的舆论潮汐,并给社会公众集体表达诉求提供了出口,更深一步讲,还给这种表达直接作用于公共政策提供了契机。这样的互动,不知算不算中国社会公共生活中独特的一景。

     

        两会并不“含蓄”,也不是节日般“欢乐祥和”。但想想也就明白,民主政治本来就是法律框架内的博弈、冲撞与交锋。比起那种全体一致同意、高度赞同的情景,比起那种花团锦簇、掌声雷动的场面,一个充满交锋和激辩的“两会”也许反而让老百姓放心。

     

    在新闻路上砥砺前行

     

    两会人大组记者 焦健

     

        3月12日,两会闭幕的前一晚,我手里还剩最后一篇稿,是个大稿子。我在报社对面的旅馆里,摆出电脑,再把圆珠笔、采访本、录音笔,还有一杯水、两片饼干,次第排开,整整齐齐——我喜欢这种“干大事”前的仪式感,然后心里默念:开始吧,来一场漂亮的收官战!

     

        翻开采访本,扉页上是工整的“两会”二字,是我在3月1日上会前一天写的。第一页,密密麻麻写的是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代表的信息。按照报社安排,我在两会首日要交出一篇人物特写,字数不多,但我知道轻重。我查找了尽可能多的资料,提前打电话联系,在她赶到驻地的第一时间走进她的房间,交谈了一个多小时。稿子《“蜀调川音”的“青衣风范”》反响不错,沈代表也发来短信夸奖“写得很特别”。

     

        今天这篇要写代表委员眼中的两会,是个有意思的选题。在过去的十几天里,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眼睛,或者媒体的聚焦,来形成自己的两会印象。但在代表委员眼中,两会又是怎样的呢?做记者,经常会跳进别人的故事里做客,又突然从故事中抽身出来做个冷眼的旁观者。“在生活之中,尽情地跳到生活之外,我们的生存因此便也获得了一种奇异的理由。”这是记者教给我的道理。

     

        我有一个毛病,当码字码得飞快时,血脉贲张,就必须起来走走。这时,微信群里又热闹起来,对同行的揶揄、对同事的赞美、对好选题的得意,以及对稿子的争论,每晚都能调剂大家疲惫的身心。就像每晚,当我八九点钟交稿后,都会去同事吴晓杰的宿舍,与他聊天,然后再回家。他去照顾身怀六甲的妻子,我去照看刚满周岁的孩子。即使是从南边的家,到西边的驻地,再到东边的报社,每天画一个接近60公里的“三角形”,我也乐此不疲。

     

        12点钟,我终于交稿。在点下“发送”键之后,有种很想与人分享的冲动。但是夜已深,四下寂静,好在房间里有扇不大的窗户,撩起窗帘,一轮未满的明月恰好映在玻璃上。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这篇稿子在见报时变得我也不认识它了,只有标题还在——“砥砺前行,更待繁花满树”。我喜欢这个标题,也把它送给我的第一次两会之旅。

     

    读者来信

     

    为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点赞

     

        光明日报的两会报道让人感觉厚重、新鲜、大气、有内涵。

     

        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6个特刊版面,加上4个两会新闻版面,总共10个两会报道版,及时传递“两会声音”,做到了无缝覆盖。读者既可了解两会总体进程,也能了解代表委员的个性化提议。全国两会议论的是国计民生,与每一个老百姓息息相关,关心两会,就是关心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时代媒体的敏锐触觉

     

        《用什么抚慰我们的乡愁》,仅仅是看到题目,就让我怦然心动,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也是从农村走到城市的,乡愁是一份铭记在脑海深处的美好记忆。在当前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乡愁”就成了“村进城”这一批人永难磨灭的记忆。一周之后,“天下事三人谈”栏目聚焦《美丽的村庄请你留下来》,邀请代表委员谈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我们有理由相信,“用什么抚慰我们的乡愁”绝不是一个无解的疑问,“美丽的村庄请你留下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有着更加美好的前景,让我们满怀憧憬、满怀期待。

     

        思想媒体的人文情怀

     

        作为面向广大知识分子的一份大报,在两会报道侧重点上,光明日报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在文教卫生科技等方面具有很多独到的见解,《道德之光辉耀中华》《塑造中国梦的文化之魂》等报道,力透纸背,给人以深深思考。3月12日的“两会特刊”聚焦“读书”,站在为民族未来负责、为提升国民阅读质量负责的高度,发出了深情而厚重的呐喊——“大家都来读书吧!”

     

        权威媒体的风尚引领

     

        3月14日的“两会特刊”开篇就唱:“凝心聚力,马上就干”。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要落实在行动中;无论多么灿烂的希望,都要体现在实干上。这一组报道既与中央“务实”理念完全一致,更高奏起“实干”主旋律,向所有读者乃至全国人民发出了马上实干的最强音。18位代表委员的“实干”宣言,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表态,全国上下将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大道上奋勇前行。(辽宁朝阳 孙龙祥)

     

    以文艺作品凝聚人心

     

        每年两会,各媒体都有自己的打法,关键看谁能出新出彩。

     

        光明日报的“两会特刊”独具一格,推出了文艺作品专版。这看似不经意之举,实则是大手笔的策划。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光明日报的影响力:真的是“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敏捷权威的报道风格和高雅清新的个性品位,把握正确导向,保持积极、进取、贴近现实与生活,贴近读者的宗旨,风貌一新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赢得海内外读者的青睐。

     

        从3月3日的发刊词《璀璨的未来,笑迎肩宽步阔的中国》起,每天固定在9版推出文艺作品、美术作品专版。国画、书法、篆刻、版画、剪纸、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文艺随笔等作品齐上阵,体裁多样,题材繁多。从题目上就能看出编者的苦心。如:《国旗在雪域飘扬》《妙笔三月品花香》《核心价值观24个字》《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父亲的中国梦》《家风家训育心志》等。

     

        文艺作品以其诉诸情感、精神和心灵的强大感召力,能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就曾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光明日报刊发的这些汇聚正能量、抒写中国梦的文艺作品,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艺术的审美方式,涵养人心、化育人心、引导人心、凝聚人心。(黑龙江哈尔滨 齐光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