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16日 星期日

    迎接建筑文化创新的新时代

    崔愷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16日   04 版)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对包括建筑设计行业在内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任务和要求,从顶层设计层面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和新的要求,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这对提升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水平、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都十分重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乡建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存在着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危机、文化特色危机等普遍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八大提出了国家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线,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我认为有必要对过往的城乡建设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找准一条可持续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之路。

        首先我十分赞成《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建筑设计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常言道,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意思是说一个时代的建筑综合地反映和记载了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建筑设计的意义也就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当下对空间环境的功能需求,而必然具有更重要、更长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这样的逻辑看待建筑业,它就不仅是国家经济的产业支柱,更应该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制造者和记录者;以这样的视角看待建筑设计企业,对它的评价标准就绝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值,而应是为城市创作了多少具有文化价值的优秀作品;以这样的态度看待建筑师,就不应将他们仅仅看成设计业务的服务者,而应该是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创作者;以这样的理念看建筑,它的形式属性不应仅仅注意美观,而应该是文化的内涵。

        当然建筑文化并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大而化之的概念,它应该真实表达我们辽阔的国土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文和自然的特征,而不该去照搬和模仿其他的文化。以这样的视角看建筑文化,就应该不仅注重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要鼓励创新,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不同文化精神,它永远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更不应是倒退的;以这样的视角看待历史建筑遗存,就应该认真、完整地保护它所拥有的历史信息,绝不能因为商业开发而随意拆除、腾挪,也不要因为它的破旧而随意重建,甚至造假,丢失了真实历史信息的建筑实际上就是假古董、伪文物,会搅乱历史,贻害后人。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文化理念看待城市建设,我认为城市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建设者们就应该有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因为你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城市的未来,每一笔投资都应推动城市文明的进步,每一个建筑都应积极地反映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代表这个城市的文化品质。而当下经营城市的理念,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有损建筑品质的恶性压价竞争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设计和施工周期现象都应该进行纠正。

        以这样的文化理念看待建筑创作,我认为就应该营造更加积极、宽松的创作环境,要像尊重艺术家一样地尊重建筑师的创作话语权,像尊重科学家那样尊重工程师们的技术决策权。在方案竞选制度上应该杜绝行政干扰,禁止暗箱操作,采用更加公开透明的实名评审和公示机制。尊重每一个设计者的劳动成果,对中外建筑师一视同仁。另外还应探讨不同的方案比选方式,避免过多过滥,浪费设计师的人力物力。

        《意见》提出“因地制宜融入文化元素”,十分精辟。建筑离不开土地,而不同地域的土地有着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建筑设计理应挖掘和表达本土的特色,而表现本土文化和自然特色的城乡建筑是根本解决“千城一面”的基本路径。另外应该特别注意这种特色是经过深入的理性思考而产生的,是一种恰当的“融入”式,而不是生硬的“粘贴”式,是对本土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不是刻意的、牵强附会的表面功夫。当然作为建筑的艺术属性,文化艺术的表现也应该反映设计师个人对本土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它势必是多元的,丰富的。因此对建筑个性的鼓励和宽容也是繁荣建筑创作的基本态度。

        我十分赞成《意见》中说的建设“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的愿景目标。我认为一个城镇的特色最终形成要靠一代一代建设者持续努力,这就要求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不能换一届领导改一遍规划,要像习主席所提倡的“一张蓝图干到底”才有可能。这就要求城市规划一经审定就应立法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在有些重点地区还可以参照国外做法,聘任地区责任总建筑师或总规划师,持续地对该地区建设项目承担审查和监督责任,以保证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可以逐步实现,最终形成和谐统一的特色风貌。我也希望以这种专家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工作模式改变现在外行审内行,或者专业水平低的管理者为水平高的设计者把关的不合理局面。

        近年来,我结合自己近三十年来设计实践的体会,提出了本土设计的策略,强调建筑创作应该以土为本,从我们饱含自然与历史人文信息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潜心耕耘,通过理性的设计,追求一条有地域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建筑之路。我相信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我们建筑设计的创新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善,全社会对文化的创新的支持也会有很大的加强,创作出无愧于历史又引领未来的、能代表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创新建筑的时机已经到来。(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