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16日 星期日

    “蝙蝠”也快活

    刘斯奋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16日   11 版)
    晨露未晞(中国画) 刘斯奋

        大约上世纪90年代初,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名曰“蝠堂”。按照民间颇为流行的“同音假借”习惯,这个“蝠”字,无疑可以当成“福”字来用来解。岂不见大名鼎鼎的“捉鬼进士”钟馗先生的画像,像主除了手执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之外,旁边往往都翩翩地飞舞着一只蝙蝠,就是暗喻着驱“邪”纳“福”之意。我自然不拒绝福星临门,而且很渴望它一旦来了之后,就不要再搬家。

        不过,若论当初我取这么个别号的用意,却并没有一下就达到那样高妙的悟境,而只是由于想起了一个老故事——据说,有一只蝙蝠出外找朋友。它去找走兽,但走兽们认为它会飞,属于鸟类,因此不肯接纳它。于是它只好转而找飞鸟,不料飞鸟们又认为它没有羽毛,应该属于兽类,也不肯接纳它。结果弄得这蝙蝠“毫无立场”,进退失据,颇有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狼狈。

        这个故事使我油然想到了自己——由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文化人家庭,受到父母的熏陶训诲,我从少年时代起,就迷上了写写画画,可以说乐此不疲。当时最大的“野心”,也就是要做一个文化人,能够用好老天爷赐予的那一点悟性,得其所哉地过上一生。不料世事的发展却大违所愿,命运之手鬼使神差地将我推入了从政之途。虽然多少年来我对于写写画画的兴趣始终没有消减,而且一直在为少年的梦想不懈地努力着,但是却连一天的“专业人士”也没有当过。结果情形就成了这样:在写作界的眼里,我是从政的(或者还是画画儿的);在绘画界的眼里,我也是从政的(或者还是写作的),而在从政的同事当中,我又是写作和画画儿的。这情形,十足就像老故事当中那只蝙蝠。

        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感受,使我想到何不就以此为别号,也算好歹表达了一点人生的尴尬与无奈。

        不过,到后来,也许由于“马齿日增”之故,对人生世事也变得随遇而安了许多。于是渐渐又觉得,搞不成专业,就当个业余人士似乎也挺好。兴趣来了可以埋头写写画画一阵子,三天五天、一年两年,甚至一口气写上十五六年——就像创作《白门柳》那时一样。一旦兴趣没有了,就可以完全不写不画,甚至干脆宣布封笔,别人也没有理由责备你。另外,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业余”其实是一面最好用的挡箭牌。事情闹成功了,会赢得别人加倍的称赞:“瞧,人家只是业余的,竟然也……”事情闹失败了,却可以推搪说:“何必要求太高呢,我本来不过是个业余的……”要是换了一种身份,成了专业人士,可就绝对没有这种潇洒。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我就更加认定了自己确实只是一个业余的命,而且今后也打算继续“业余”下去。同时,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觉悟,我才有勇气动手来编一个集子,的的确确只能算是一批即兴而为的“余事之作”。

        这样一想,我就愈加觉得做一只“蝙蝠”,其实也快活得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