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

    新闻背后

    文化,就在习俗节日中

    作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2日 12版)
    2月4日,本报记者蒋新军在广西全州县庙头镇走基层采访拍摄。红军摄

        编者按 1月20日起,光明日报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下设“中华文化溯源·新春特辑”“春节现场”“在一线”“看民生”等子栏目。截至2月15日,共刊发13个整版、12个半版的相关报道,文字报道125篇,图片61张。这些报道让基层群众唱主角,以生动鲜活的笔触,描绘了普通中国人幸福团圆的春节生活,展现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成就,传递出浓浓的年味和亲情,也反映了基层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受到读者的普遍喜爱和肯定。本刊今天特邀“中华文化溯源”报道《谁将妙意寄工巧 剪出天真数分秒》一文的作者靳晓燕讲述她新春走基层采访的思考和感悟,同时编发部分读者来信,敬请关注。

     

        转身,是一个剪纸的世界,一个我从来不曾看到的剪纸。

     

        山东招远欧家夼剪纸艺人李瑞欣为我们展示着——在窗外抖动绳子,屋内,窗户上悬挂的剪纸小鸡就欢快地跳动。很多年前,她就这样抖动着,炕上襁褓里的孩子就咯咯咯地笑着。

     

        我们也笑了。

     

        新春走基层,我们开始一段与众不同的中华文化溯源之行,发现剪纸。

     

        很多人感慨:“中国乡村几千年自生自灭、自发传承的无形文化遗产,一夜之间突然面临着消失和流变。”

     

        比如,很多节日,只剩下简单的符号。在最为隆重的春节里,剪纸好像也仅仅是春节气氛的一种装饰。回到民间,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剪纸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一个家族有着最值得存留的记忆。在李瑞欣老人的家里,她收藏着几代人的剪纸珍宝。和老人的一番攀谈,正好印证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的解读,剪纸是乡村女人接受民间文化启蒙的主要方式,一个七八岁的乡村女孩,跟着上一辈女性通过花草剪纸纹样的摹剪,开始她最初的民间文化认知。然后,用女人一生的阅历将人与剪纸融为一体。

     

        她们的剪纸,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生活,为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大大小小习俗节日的实现。我们常常看到剪纸,但早已不知道怎么剪,为什么剪,不了解剪纸相关的民俗生活和花样里的内涵。

     

        曾经的传承模式显然不合时宜。

     

        收藏,无疑是一种无奈之举。老人慢慢拿出一个似古籍书的东西,打开,翻着。过后,把其中可以折叠的一面打开,呈盒子状。问我们,是什么?唯有面面相觑。

     

        “这可以放针线。”果然,另一页,放着团团线头。

     

        老物,精致到你必须要小心翼翼,一种下意识的虔诚。

     

        失去了土壤的民间文化,后续力又是如何?谁都无法推断。但老人的执着却让人看到另一种希望:招远市金晖学校剪纸基地、鲁东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华民俗文化体验基地的牌子暗含着她的心愿——在她心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

     

        正因为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也给予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也是因为这次采访,我才知道,教授与民间艺人是如何走近、融合的。乔晓光教授显然不是书斋的文人,他和他的导师靳之林一样,喜欢在乡间行走。

     

        我们往往把那些泥做的、纸剪的、木雕的、口头传唱的民间艺术当作一种即兴娱乐之作,当作生活里的工艺品,当作不登大雅之堂的“粗陋”文化。其实,最普遍的东西往往反映着最本原的东西,生活中最切身的东西,正是靠近生命本质的东西,那些非文字的东西恰恰承载着文字体系里的原型文化。

     

        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认识中国。这正是乔晓光他们要做的。

     

        “熟知非真知。”采访,寻找本源。艺术,接近本源。在这一点,我们似乎相遇了。

     

        再看剪纸,更是承接着祖先生命信息、祝祷着今天的符图。如果有更多的教授、文化人投身其中,关注、搜集、挖掘这些或将消失的文化,我们将会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加明白我们该走向何方。(本报记者 靳晓燕)

     

    马年新春走基层 马年马上惠民生

     

        新文风、新面孔、新亮点、新发展……翻开春节期间的《光明日报》,不禁让读者眼前一亮。“新春走基层”专版,设计精美,编排精当,栏目精致,内容精良,图文精彩。整个“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大气有力,真切感人,特别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更是思路清晰、分析透彻,真正把实情说到了点子上,为读者送上了一道“节日经济文化大餐”。

     

        民声、心声、声声入耳,大事、小事、事事关心,诚心、热心、心心相印。《国泰民安过大年》《春节有你更温暖》《清风缕缕春讯来》等“新春走基层”专版,宏观着眼、微观落笔,经济味道和节日味道清香浓郁,让读者百读不厌,体现了光明日报开门办报出精品的品牌理念,活跃和渲染了马年春节文明、热闹又祥和的节日气氛。同时,一版刊登的新年“马”字牌文章也都关心民声、关爱民生,让人倍感亲切。比如:《“马上”致富记》《国图:大年初一马上读书》《马年新风尚,过年滋味长》等报道主题突出,标题独具匠心。

     

        作为一名来自最基层的老读者,真切希望《光明日报》能够快马加鞭,一马当先,越办越好,真正办成广大读者心中最贴心的民心强报。(山东济南 马洪利)

     

    基层报道现新意

     

        光明日报连续推出20余期“新春走基层”专题,形式灵活精巧,内容充实健康,图片画龙点睛,标题醒目别致。

     

        一是形散神不散。专题报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表面看好像“形散”。但专题报道也必须是围绕特定专题主旨,所以还必须“神不散”。“新春走基层”报道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以头条文章为例,包括边疆、牧业、棚户区、留校生、农保和春运等,并且以深入基层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小人物、小窗口和小事件透视十八大一年来各行各业的新变化,尤其突出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之处以及普通事件折射出的深刻道理。

     

        二是文实图也妙。抓拍照片和特色图片最适合提高专题报道的信息量和鲜活性。为了突出“新春”基层的特点,报道使用了充分体现年俗文化的典型照片,如灯笼、剪纸、灯谜、庙会、灯会、鞭炮、舞龙、玩雪等,鲜活地体现了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

     

        三是做文先做题。通栏标题《国泰民安过大年》《春节有你更温暖》《新年里有新盼头》等给人印象深刻。具体到每篇文章的标题也是精雕细琢,比如春节当天的《一个人的年夜饭》,上班第一天的《“铁人馆”里过大年》,元宵节当天的《地下七百米的温暖》,形象生动,捕捉到了新闻事件的灵性。

     

        当然,新春走基层报道还可以更上层楼。一是突出“新春”特色,更持续深入基层,推出连续报道;二是建议加上一些地图和示意图,以更直观体现报道的具体地点;三是借鉴国外媒体“本报记者过圣诞”的做法设置本报记者回老家过年专栏,这样的文章会更富有感情。  (北京东城 任国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