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

    科技前沿

    我国发现地球微生物新种:兵马俑芽孢杆菌

    高建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21日   06 版)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兵马俑芽孢杆菌。(资料图片)

        本报福州2月20日电(记者高建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0日宣布,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孢杆菌属的新种,命名为兵马俑芽孢杆菌(Bacillus bingmayongensis sp. nov.),将为人类开发利用芽孢杆菌提供新途径。

        这一新发现日前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3期网络版(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370979),并即将于3月份在该刊第105卷第3期印刷版刊发。

        《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34年,以微生物之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命名,由世界十大出版巨头之一,荷兰沃尔特斯·克鲁维尔集团(Wolters Kluwer nv)的科技与教育出版公司出版。

        刘波团队在国家“973”计划和农业部“948”项目支持下,世界上首次开展秦始皇兵马俑坑土的芽孢杆菌资源研究,分离到10株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化学特征、基因型特征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DNA杂交、基因组平均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确定FJAT-13831T菌株是芽孢杆菌属的新种,命名为兵马俑芽孢杆菌,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

        这一发现丰富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古文化遗址的科学内涵。专家认为,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坑土中的芽孢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新种——兵马俑芽孢杆菌的功能,将为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此前,专家仅在中国南海淤泥和内陆盐湖中,分离发现芽孢杆菌3个新种。

        芽孢杆菌是一类能产生芽孢的细菌,有较强的抗逆性,广泛分布在南极、火山、沙漠、深海、盐湖等极端环境,其活菌制剂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人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应用于食品、农业、工业、医学、冶金、环保、军事等。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保鲜、生物降污、益生菌、酶制剂、饲料添加剂等一系列农业活菌制剂,90%均来自芽孢杆菌。

        近年来,我国微生物学的研究应用发展迅速。福建省农科院拥有我国最大的芽孢杆菌资源库,自主分离菌种1.7万余株,居芽孢杆菌研究与产业应用的领先地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