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

    特别关注

    令人“心悬”的伊核谈判

    方祥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21日   08 版)
    图为2月18日,各代表团代表出席伊核问题对话。 新华社发
    图为欧盟高级代表阿什顿与伊朗外长扎里夫20日举行记者招待会。 方祥生摄

        维也纳“伊核问题对话会”经过3天紧张谈判,于2月20日结束。欧盟高级外交代表阿什顿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下次会议将于3月17日在维也纳继续。两人虽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现轻松,却不回答问题,整个记者招待会不到5分钟,但似乎在表明会谈的艰难。据披露,这次会议有两大主要内容:一是评估去年11月达成的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自今年1月20日开始执行以来的情况;二是启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正式谈判。这次会议既不设主题,也无会议日程。通常是上午会议结束时,各方才敲定下午开会的时间。会议可能随时中断的令人“心悬”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幕后的激烈较量。

        今年1月20日,伊朗开始执行去年11月24日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停止了高浓度铀浓缩活动。美国和欧盟也按协议解除了对伊朗的部分经济制裁。不过,协议的有效期为6个月。换句话说,在6个月内必须有新的协议跟进。否则,伊核问题“日内瓦协议”奠定的合作基础就可能丧失。下一步怎么走,朝什么方向走,正是本次会议需要回答的问题。

        参加谈判的伊朗外长扎里夫会前表示,此前日内瓦谈判达成的协议,为各方在伊核问题上继续合作赢得了信心。不过,新的谈判必须以尊重伊朗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为前提。那么,伊朗想要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是什么呢?伊朗官员的解读是:不能剥夺伊朗进行铀浓缩的权利;不拆除伊朗已有的核设施;不讨论核之外的任何其他问题。

        维也纳有“魔鬼躲在细节中”的说法。一涉及具体问题,分歧就会显现。从这次会议透露的情况看,要达成最终协议,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首先是要不要承认伊朗的铀浓缩权利。按相关国际条约,各国都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日内瓦协议”刚达成,伊朗方面就表示,伊朗铀浓缩的权利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但美国随即表示,允许伊朗拥有浓度不超过5%的浓缩铀不等于承认伊朗有铀浓缩的权利。

        其次是关于伊朗核设施的去留。伊朗方面表示,已有核设施不会拆除。伊朗原子能机构组织主席萨利希还透露,伊朗正在发展新型离心机,功率是目前的15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曾表示“伊朗不应放弃生产浓度为20%的浓缩铀的权利”。而美欧方面则强调,伊朗已在“日内瓦协议”中承诺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按逻辑和常理都应将其拆除。双方还在讨价还价,不排除立场出现“倒退”。

        三是由于缺乏互信,双方都面临巨大压力。美国为了让盟友以色列放心,为安抚沙特等该地区穆斯林逊尼派当政的阿拉伯国家,想通过谈判捆住伊朗的手脚,最终拔掉伊朗的“牙齿”。美国伊核问题谈判代表希尔曼日前在美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全面协议”要关注伊朗弹道导弹计划。但伊朗谈判代表阿拉奇强硬指出,伊朗不会讨论与核无关的话题,更不会讨论伊朗的国防,这是红线。

        综上所述,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谈判虽已启动,但前进路上依然荆棘密布。各方到底想走多远,能走多远,至少在今天会议结束之时,还是个谜。

        (本报维也纳2月20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